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聚人才 | 耗时 14 ms

车主邦创始戴震出席“中国高成长企业大连行”市长座谈会

作为高成长“独角兽”企业的代表,车主邦创始兼董事长戴震获邀出席。

2019-07-09

柳州市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题词精神,围绕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总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强龙头、补链条、集群

2019-12-27

柳工与柳职协同启动印尼第二所国际工匠学院建设 培育一批技能技术

据悉,柳工印尼公司成立于2019年,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一批技能技术。此次柳工印尼公司、柳职和斯里维加亚国立理工学院三方合作,将培育符合柳工需求的

市科技局发布《柳州市引进高端(团队) 项目资金支持实施细则(修订)》 合计最高可获2亿元支持额度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3月28日,市科技局发布《柳州市引进高端(团队)项目资金支持实施细则(修订)》,来柳创业的(团队)首次提出申请,最高可分别获得1亿元股权投资和1亿元项目支持资金。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与世界先进尚存差距——工业机器仍需爬坡过坎

我国工业机器密度由2015年的51台/万增至2020年的246台/万,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近2倍。“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是支撑工业机器广泛应用的一个必要条件。”

2022-01-25

三江召开女企业家女能座谈会创新业 争贡献 促振兴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杨胥杰)3月3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2022年“创新业、争贡献、促振兴”女企业家女能座谈会。

科技部等六部门统筹推进工智能场景创新

》,统筹推进工智能场景创新,着力解决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2-08-15
市十五届<em>人</em>大一次会议闭幕

市十五届大一次会议闭幕

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汇起柳州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市十五届大一次会议闭幕吴炜讲话 张壮当选市民政府市长 刘传林当选市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吴炜在闭幕会上讲话。闭幕会现场。

韩国研究员制备透明太阳能电池 灵活高效可拉伸

据外媒报道,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UNIST)研究员,研发出一种透明、灵活高效甚至可拉伸的太阳能电池。研究员以集成到透明合物基质中的硅微线为基础,有效利用独立薄膜打造透明太阳能电池。

2020-01-21

宜宾VS常州 谁是“动力电池之都”?

不仅如此,2022年底宜宾发展创投、宜宾港信资管还与中金资本共同发起设立中金宜宾基金,规模10亿元民币。

2023-05-06

“十四五”机器产业发展规划印发——制造业机器密度将翻番本报记者 李芃达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2022-01-05

从“一专多能”迈向“多专多能” 中金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培训特种专业岗位

从白天机声隆隆的建设一线,到夜间济济的培训课堂,这是中金公司为职工谋福利的一个缩影,也标志着中金公司在校企合作培养特种专业技术之路上走出了成功的一步。

北京打造机器产业集群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贺勇)北京市近日印发机器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全力建设全球机器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区,构建“1+4”机器产品体系,即加紧布局形机器

2023-07-19

储能成本不是应用的障碍,机制

2020-02-24 08:29:43 天下网商   作者: 贡晓丽  储能成本不是应用的障碍,机制是。

2020-02-26

元宇宙大会探路产业前景 数字应用场景或先落地

除此之外,强化基础研究和培养同样重要。“要焦关键的核心技术,努力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丰富技术和产业的源头供给质量。

2022-08-19

民日报:固实体,产业体系塑优势

“众拾柴火焰高。”

2023-01-06

“机器+”应用行动启动实施

  民日报电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3-02-08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

》(国发〔2017〕35号),充分发挥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国家新一代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我国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科技部制定了

“政校校”合作 促培养 柳州城职院与西南大学、各县(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

5月27日下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西南大学、柳东新区教育局、柳北区教育局、融安县教育局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柳州城职院)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政校校”合作培养新模式。

我市再增1家国家级高技能培训基地和3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数量质量位居全区首位

9月1日,自治区社厅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高技能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柳州市广西机电技师学院获评为国家级高技能基地(总名额5个);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周磊、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吴柳宁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