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联合国应对气候变暖的 | 耗时 56 ms

世界象组织称全球未来5年可能再破纪录

2020-03-12 08:40:02 中科学报   作者: 刘曲 尚绪谦  世界象组织3月10日发布最新报告说,2019年是全球有温记录以来第二热年份,仅次于2016

2020-03-12

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风能和太阳能需要增加8倍

按照预计速度,DNV GL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温极有可能比工业化前温度高2.4摄氏度。用于遏制排放,达成目标技术已经存在。为确保达成目标,需要更为深远政策决定。

2019-10-23

碳中和背景下质量持续改善路径

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也指出,统筹生态环境与化,是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能源等多领域重大革举措。

2020-12-11

于光伏现状,朱共山、曹仁贤、刘汉元一些看法

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十年。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份报告表明,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影响已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太大代价。

2021-07-19

“绿色垃圾”诞生:巴尔摩将填埋垃圾转为可再生能源!

此,拉弗蒂表示,由于近日邦政府决定取消行业甲烷排放监管,因此,该决策化产生影响该县来说至关重要。

2020-09-04

不能只依靠自由市场 来解决碳排放和全球问题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诺德豪斯在中内地出版第一本专著《赌场:全球风险、不确定性与经济学》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了首发式。

2019-08-30

欧盟农产品进口将受化影响

2021-06-16 08:45:37 中科学报到2050年,欧盟超过44%农产品进口,包括咖啡、可可和大豆,将受到化导致干旱严重侵害。

2021-06-16

40年实现碳中和 我们在哪?

2021-03-09 08:42:01 新华网为化,我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中单位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21-03-10

研究表明更新世受地球轨道化影响

2021-11-16 09:07:59 中科学报   作者: 张行勇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团队、英和瑞士科学家,综分析了来自海洋和陆地4个百年分辨率元素比值化序列

2021-11-16

能耗超低建筑“绿”:我在建及建成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已达约1000万平方米

但在列车新城,无需传统、空调,屋内温度常年维持在20至26摄氏度、相湿度保持在30%至60%。“秘诀之一就是为建筑穿上‘棉衣’,大幅减少室内冷热能量损失。”

2021-08-11

电力“喊渴”背后农村用电结构之

2021-01-28 08:14:43 新华网   作者: 张玉洁 姚远 等  这个冬天于湖南省衡南县茶市镇江兴村村民张孝元而言是一个难得冬”,因为在入冬前,他进城一口买了三台空调

2021-01-28

或很难实现2035年目标

2021-06-25 08:18:39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北京6月24日电 据英《新科学家》网站23日报道,英高级顾问警告称,由于有效政府政策只能解决所需减排量

2021-06-28

能源危机下欧洲热泵市场大火,越冷家卖越好

大约三分之二家庭现在使用这项技术,这几乎占了所有新供系统比例。然而,挪威2022年热泵销量仍增长了25%。德是欧洲最大系统市场之一,2022年热泵销售额增长了创纪录53%。

2023-05-04

生态系统管理有助减缓

全球化导致极端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给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2022-08-23

高温负荷考验下电网之策

与高负荷相,是奔驰在数字化发展快车道上海,以泛在电力物网为强劲“加速器”,上海革电网管理模式,为夏季用电奠定智能可靠基石。

2019-07-25

从德实践看生物天然脱碳价值

近日,德作机构(GIZ)中德能源与能效作伙伴项目主编《德生物天然发展思索——生产及并网激励政策、商业模式、技术与标准》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

2020-08-26

中美作开展研究

清华大学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成立加州研究院签署作备忘录,正式开启战略作。

2019-10-08

突击“大考”,什么样配电系统才能助力企业从容

在创新峰会期间,施耐德电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区负责人张宗明此表示,“当前大火‘新基建’,是以信息化和电化为核心。

2020-08-24

海平面持续上升 南极冰层融化或成化最大威胁

波茨坦研究所雷弗曼(Anders Levermann)率领团队得出结论是,温室体排放不下降情况下,海平面升高幅度在6厘米和58厘米之间;如果温室排放明显下降,海平面上升幅度在

2020-02-28

研究显示北极是全球最严重地区之一

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华盛顿邮报》援引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the Nature journal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研究称

2022-08-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