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共计3.4 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94%;出口总金额为10.77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0%。
青海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可开发量可观。为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地通过技术引领、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同时结合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可再生能源持续增加,全球都在加速布局储能,以平抑新能源增加带来的电力间歇性以及对电网的冲击。除了跟电网匹配的大型储能,随着市场主体不断追求低碳的脚步,储能产品正逐步走入工厂。
“十四五”是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0%目标的关键期,在此期间我国海上风电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新能源发电新的增长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断提升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2014年,王岩购买了一辆自主品牌新能源电动车,成为国内首批敢于“吃螃蟹”的新能源车主。至此,王岩过上了“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风”的“省电”驾驶生活。
为什么会有人用可再生能源制造绿色氢能,之后再燃烧氢能来发电?效率低于40%,每10千瓦时的风能或太阳能提供的电力不到4千瓦时。
通过在生产流程中引入可再生电力,同时使用基于质量平衡方法的来源于生物废弃物和残渣的原材料,科思创的特定模克隆®聚碳酸酯产品实现了从摇篮到大门生命周期阶段的零碳排放*。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发展氢能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纷纷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正不断加快。氢能是能源革命重要的探索方向。
针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缺席”,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采访时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培育期进入到成长期,新能源汽车是时候进入市场锤炼阶段了。
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知名论坛,山西也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领域前沿观点的发布地和国际能源对话交流的新平台。
1月2日是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一则好消息传来。“我市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190万辆,目前已达到192万辆,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的8%。”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科科长梁焕强告诉记者。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叠加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正促使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推动新能源车型对传统燃油车型的替代。
对于新能源汽车指标,今年的已经全部放完了,今年不会再有号放出。”对于网传北京将在10月20日放出2.6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的事宜,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2020-02-24 11:06:30 燃料电池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月20日,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了最新报告《氢竞争力之路——成本视角》。
美国伊利诺伊州德斯普兰斯,2022年3月17日 -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近日发布新型催化剂涂层膜(CCM)绿氢生产技术并将携手电解槽生产厂商进一步测试该技术。
首尔气候解决方案公司(Solutions For Our Climate)可再生能源项目主管Kyungrak Kwon告诉《光伏》杂志:“延伸生产者责任(EPR)计划预计将从2023年开始生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