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绿氨项目——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简称“大安项目”)公布招标结果,三一集团旗下三一氢能中标8套1000Nm³/h水电解制氢设备,订单总金额近6000万元,创造三一氢能今年最大订单
2020-10-10 11:02:57 工信部一、生产情况2020年1-8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105.3亿只,同比增长4.2%;铅酸蓄电池产量13862.0万千伏安时,
2019-11-18 10:52:02 中国能源网近日,为奖励在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省战略,2018
2017年以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1.5%,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2.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21.6%,新能源车辆整车制造用电量年均增长
在此进程中,新型储能产业前景广阔,据估算,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左右。▲巫溪县红池坝镇光伏发电站。李炼 摄/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供图目前,新型储能尚处于商业化初期,大家都有机会。
生产情况方面,2019年1-10月,全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产量122.8亿只,同比增长1.8%;铅酸蓄电池产量16166.8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3.3%;原电池及原电池组(非扣式)产量329.0
大型光伏、风电基地建设,央企扮演主角2021年,全国各省的“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 针对未来光伏、风电基地的建设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涉及的省份均出台了相关规划。
记者8月22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委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下称《实施方案》)。
“十四五”时期,储能是否能够迎来发展机遇,这需要正视储能面临的问题,以疏通制约储能发展的瓶颈。“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化学储能发展历程及市场动态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持续增长,但是增速却呈波浪式前进。
2021-06-24 15:19:57 5e6月22日,晋能科技出席由《中国能源报》社联合行业权威组织和大型能源央国企举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与国内外能源领域权威院士、专家、机构
宏光MINIEV第130万辆下线仪式。(上汽通用五菱供图)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8月20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汽车科获悉,我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超220万辆。
一、工作背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