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绿色转型 | 耗时 17 ms

国家电网“一泛一绿”助力经济“撑杆跳”

;建设,即一头连着泛在电力物联网,一头连着绿的清洁能源发展,构建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泛在内联、协调互动、智能友好的能源互联网,保障各种能源生产主体和用能设备的灵活接入,助力经济"提档加速&

2019-04-29

王志轩:碳中和与电力能源

下面,结合能源电力低碳的特点我讲几点个人认识。

2020-12-11

光伏产业能否扛起能源大旗

正如浙江大学国际经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铭贤所说,当“能源荒”危机逐步逼近,出行行业能否加快绿,最终达成“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目标,显得格外重要。

2021-11-04

李俊峰:碳中和 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笔者认为,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的,即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

2021-01-12

李俊峰:碳中和 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笔者认为,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发展方式的,即告别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

2020-11-11

万华化学总部一期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打造绿低碳园区“新样本”

近日,万华化学总部光伏项目(一期)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充分利用总部的太阳能资源,以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办公区的绿用电,打造绿低碳园区“新样本”。

2022-01-17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要求,准确把握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的痛点难点,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统筹各类资源优化供给

新能源纷纷献礼国庆,聚吉电池助推绿环保全新发展

庞大的市场需要和使用数量,成为迈向绿环保大道上的一个巨大绊脚石。从当前产业形态来看,电池在环保领域的突破,将会大大提升我国整体环境安全和保护的步伐。

2019-09-27

印度阿达尼绿能源公司中标全球最大太阳能项目

2020-06-10 13:40:45 电缆网阿达尼绿能源有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 Ltd)近日成功中标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项目,即建设一个8,000兆瓦的光伏(PV)发电厂

2020-06-10

我市科技创新绿发展成效好 在柳多家企业获“标杆”称号

会议宣读2023年广西国资国企系统科技创新、绿发展、数字化标杆企业和科技创新标兵名单并授牌。在柳的多家企业获得“标杆”称号,多人荣获“标兵”称号。

新冠疫情与中国电力低碳

但长期来看影响中国的能源速度,是对可再生能源的致命打击。而且如果继续过度依赖石油,若未来出现石油停供断供事件,我国的能源安全将无法保障。

2020-06-11

奥运史上首次,100%“绿电”!

让郝志友们更骄傲的是,凭借中国能源人自己的努力,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实现了100%绿供电,在奥运史上尚属首次,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绿”样本。

2022-02-18

立邦节能创新电泳涂料技术,助力制造低能耗绿电器

在历次技术创新中,立邦在为客户带来绿、高效能产品的同时,不断推动企业、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立邦始终将绿发展作为自身使命之一。

2021-12-01

我国绿氢供应体系建设思考与建议

在碳中和战略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逐渐绿低碳,将推动氢能供应体系逐步以绿氢为基础进行重塑。绿氢作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供应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

2023-02-24

辽宁“智造”跑出工业加速度

同时,通过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辽宁推动各领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跑出了工业加速度。  

2023-03-01

环保升级潮:3万家环企的突围

企业紧随产业企业升级紧扣需求升级环保企业升级的推动力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个产业升级带来的普遍要求,是外部推动,比如宏观远期的双碳、水处理和固废处理领域的数字化和资源化等;另一种是企业出于对齐或是超越行业水平的自我要求

2022-11-18

北京首批氢燃料重卡投入运营 推动交通行业低碳绿发展

7月5日,北京市首批40辆氢燃料重卡落地大兴区并正式交车运营,将推动交通行业低碳绿发展。

2022-08-01

广西首座县域综合能源服务站启用 “柔性充电”助力绿出行

2021-07-12 08:27:42 科技日报   作者: 刘昊 谭凯兴 唐洪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洁白的流线外观挡雨建筑,碧绿宽敞的停车区域,整齐划一的柔性充电堆,充电车辆有序停放

2021-07-26

新基建•新绿 | 万国数据北京三号数据中心以余热回收促节能减排

2021-08-03 17:28:08 中国能源网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绿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

2021-08-04

20亿绿新能源产业基金落户黑龙江 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目前,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最成熟、消耗秸秆规模最大、经济最可行的方案就是直燃生物质热电联产。另一方面,由于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高纬度,冬季气候寒冷,全省城乡共有8亿多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冬季供暖。

2019-10-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