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绿色制造 | 耗时 16 ms

工业经济正在“调绿”——揭秘我市第一批绿园区如何为企业节能减排增效

绿发展、生态优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日,我市推选出第一批绿园区,河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鹿寨经济开发区。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鹿寨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是其中一大亮点。

国庆大典环保细节传递绿发展理念

晚上群众联欢大会上燃放的绚烂多姿、流光溢彩的烟花树,在作时就遵循了绿环保的理念,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将污染降至最低。

2019-10-10

以资促产 逐绿前行——市产业集团以金融力量 赋能产业绿发展

11月24日,备受关注的柳州市科技金融产业绿发展活动日开幕,市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云祥作为市属国有企业代表之一,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阐述如何依托金融力量,赋能产业绿发展的命题,多角度探索绿发展路径

“双碳”目标引领产业绿转型

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各类投资风口不断涌现,产业链绿转型成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风向标。

2021-06-28

液态燃料甲醇的生产正走向绿

将二氧化碳捕集和可再生能源相结合生产绿液体燃料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这代表着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生产绿甲醇的发展开端。中国兰州二氧化碳加氢绿甲醇示范项目图片来源:?

2020-03-02

做优光伏产业 引领绿发展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拿起一块太阳能电池片仔细察看,了解电池片工艺、工作原理。

2020-10-28

国际物流业加快绿智能升级?

展会以“智能和绿物流促进可持续明天”为主题,集中展示物流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涉及输送分拣设备、智慧仓储、跨境运输、多式联运等多个领域。

2023-08-31

未来几十年绿氢价格将下降50%

同时,欧盟为未来定了一个完整的氢战略,正是将重点放在绿氢上,而不是由天然气产生的所谓蓝氢和由煤产生的灰氢。欧盟已经表示,氢气将在运输和业脱碳中发挥主导作用。

2020-08-17

我市发行广西首支绿公司债券以金融“活水”助力绿产业

日报消息(记者韦斯敏)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率先成功发行广西首支证监会核准绿公司债券,主要用于支持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绿产业开发建设。

科学家获得界面水分子结构 为绿氢提供新途径

水分子直接参与众多重要的电催化反应,但对处于固液两相界面的水分子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作用机研究一直是电化学领域的难点。

2021-12-10

深度 | 绿氢能之争 中欧竞跑谁能突围?

相比于传统的化石燃料氢技术,绿氢能因为使用的设备价高昂,备过程耗电量大而价格更高。因此,私营企业目前还没有参与大规模生产绿氢能的动力。

2020-10-20

巴西拟建全球最大绿氢厂 有望每年减少1000万吨CO2排放

这项名为“Base One”的项目将耗资54亿美元,旨在每年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超过6亿公斤的绿氢气。

2021-03-29

吉利商用牵手快电,共筑绿物流生态

2021-04-24 08:45:26 中国能源网近日,吉利商用车控股的绿慧联与能链旗下快电签署合作协议。

2021-04-25

壳牌着手研究世界上最大的绿氢能项目

2020-03-04 08:17:53 EnergyVoice石油巨头壳牌近期已开始进行世界上最大的绿氢能项目可行性研究。

2020-03-04

行胜于言,以绿ICT创新使能低碳社会

除此之外,针对绿产品的设计开发,华为在程工艺优化、包装优化、运输方式以及回收策略等其他方面也有系列化创新,从而系统性地打全生命周期最绿的ICT产品。

2019-09-25

九问+一图,读懂《绿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五是标准认证逐步完善,率先建立了绿建材产品认证度,已定建筑门窗、卫生洁具、防水材料等58种产品绿建材评价标准,2023年底绿建材认证证书总数超过9500张。

市经信局官宣:锦浪科技荣获首批“绿工厂”称号

2020-02-26 11:00:19 锦浪科技近日,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第一批绿名单,其中绿工厂23家、绿园区1个、绿供应链1条。

2020-02-27

《2021绿能源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20年,全年交易电量1278亿千瓦时,市场放开程度居全国第一,全省共建成单晶硅棒(片)产能约占全国产能的30%,云南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单晶硅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并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绿硅全产业链基地

2021-08-02

联想用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底

8月28日,联想集团(简称“联想”)与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共同签署“科技赋能生态建设合作协议”,双方将打 “联萌林”,共同促进绿生态建设。

2022-09-06

关注 | 特变电工新能源打绿数据中心:综合能效提升18%以上

为此,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能源配套机”的要求,其中包括探索电力网和数据网联动建设、运行机,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

2021-07-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