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绿氢制造 | 耗时 22 ms

“智”港口 逐“绿”而行

绿色港口建设能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海事部门功不可没。  “硫含量是我们监测的重要元素,进入我国沿海排放控区的海船使用的船用燃油硫含量不超过0.5%。”

2023-06-14

清洁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国际能委员会发现,到2050年,能将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2%,从现在起到2050年,每年可减少8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将全球气候变暖限在1.5摄氏度内所需总减排量的11%。

2022-08-01

广东阳江: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装备下线

近日,全球最大单体碱性水电解装备在广东省阳江市成功下线。该装备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自主独立设计并生产,具备10%—110%宽频调谐能力,在消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

2022-10-25

冬奥会,能的世界级舞台

,被认为是21世纪理想的清洁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低碳发展、“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2022-03-02

中科院士李灿:太阳能燃料甲醇可解能“储运加”难题

李灿认为,能的发展不能背离初衷,站在低碳、生态角度,长远看,用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绿是未来发展方向。

2020-08-26

中科院士李灿:太阳能燃料甲醇可解能“储运加”难题

李灿认为,能的发展不能背离初衷,站在低碳、生态角度,长远看,用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绿是未来发展方向。

2020-08-26

能热持续升温,潍坊推出首个地市级加站管理办法

对于加站的人员配置,《意见》要求,每座汽车加站必须配备不少于3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是石油化工、燃气、机械、危化品、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绿色能源的发展要求,能受到广泛关注。

2019-05-28

能热持续升温 潍坊推出首个地市级加站管理办法

对于加站的人员配置,《意见》要求,每座汽车加站必须配备不少于3名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是石油化工、燃气、机械、危化品、自动化等相关专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和绿色能源的发展要求,能受到广泛关注。

2019-05-28

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工厂即将上线!

2021-06-09 10:34:15 龙船风电网一家由浮式风机供电的海上厂计划明年在法国投入运营。

2021-07-16

三峡集团首个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8月28日,三峡集团首个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产业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三峡集团在能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2022-08-31

多国布局能产业

当今全球能源危机为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将化石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并在终端用能中用取代化石燃料可大幅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增加潜在能源供应的多样性。

2022-10-26

陕西:推动能产业发展,建成2-3个千吨级燃料电池级气工厂

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鼓励园区和企业实施绿和安全生产改,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0个以上。

2021-10-12

储能实现多类型能源互联

气来源包括: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工业副产品,电解水,以及甲醇等其他方式

2021-07-28

2024年度符合废钢铁、废铜铝、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以及机电产品再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发布

废铜铝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符合《废纸加工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符合《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八批)、符合《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五批)、符合《机电产品再行业规范条件

两会声:众代表一致建言加快做好顶层能规划

四、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气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定。建议明确能主管部门,统一基础设施规划审批流程,加快建设系统全面的标准、计量、检测、认证以及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2020-05-26

西门子歌美飒首创:“孤岛模式”风机就地

16:05 欧洲海上风电   作者: 雷风  去年,西歌与丹麦电解设备供应商Green Hydrogen Systems(GHS)达成协议,将在丹麦建设一个直接在风机附近的风电示范项目

2021-07-16

金茂绿建助力十五届绿建大会 智慧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绿建大会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专业的绿色建筑领域会展和最权威论坛,作为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的领军者,中国金茂携手金茂绿建再次受邀出席,在与业内共话“零碳”城市运营的同时

2019-04-09

能社会”离我们有多远?专家建议把从“危化品”变成“能源”

长三角区域可率先在法规和规章上有所突破,把从“危险化学品”转变为“能源”进行管理,并加强跨省联动,为能产业发展提供度保障和应用场景,迎接绿色“能社会”的到来。

2019-12-30

以“智”赋能基建 跑出创新“加速度”

从智能张拉机器人到刷新纪录的转体球铰系统,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30余项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施工的效率与安全痛点,更以超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广西业单项冠军企业。

集滩涂光伏、储能、海水一体化项目开工

据悉,本次开工的海水产业一体化示范项目,既是大连市2023年市级重点工程,也是普兰店区“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年度领头项目,将打可复能产业发展“大连模式”,为全市其他地区发展能生态产业链

2023-02-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