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维权援助 | 耗时 16 ms

我市通过标准“走出去”有效带动产业走出去 不断提升标准话语和国际竞争力

柳工集团等柳州优势企业参与东盟各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化交流合作,发布了“中国—东盟汽车标准化合作机制”,互换中国—东盟电动汽车标准清单,通过标准“走出去”有效带动产业走出去,不断提升标准话语和国际竞争力

上半年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获加计抵减税费六亿元 真金白银力企业做优做强

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力企业做优做强。“7000多万元的税惠红利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产业智能化升级中。”

AI小手 调解好帮手 市司法局以“人民调解智能手”推动解纷工作提质增效

目前,“人民调解智能手”正推动着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实现跨越式提升。

聚焦产业需求 柔性引才发展 今年已有33位专家来柳开展技术攻关和难题指导

,北京科技大学项利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刘泽教授等5位专家来到柳州,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就炼铁工艺技术优化及降本增效等项目开展了技术攻关、项目指导、座谈交流等活动,双方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持续性帮企业实现能力提升

力产业发展

晚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蚕茧产量、产值双提升,积极探索桑蚕“种养分离”新模式,不断提高种桑养蚕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力企业产销两旺

近日,记者在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看到,燃油和纯电动装载机部件分列于两条生产线上,在智能化设备的力下,两条生产线同时作业,一天能完成100台装载机组装。

柳政规〔2024〕6号《柳州市加强人才支持保障力度 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柳州市加强人才支持保障力度 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一、《措施》起草背景及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运用“一站式”平台企转型升级

这是鹿寨县市场监管局运用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力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成果。广西柳州古宏木业有限公司位于广西桂中(鹿寨)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内。

柳州3家企业挂上“国”字招牌 “传帮带”搭梯架桥 力技能人才培养

据了解,广西汽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有智能制造模拟产线、机器人实训区、新能源汽车保等5大特色专业实训区,并选取企业真实生产线沉浸式岗位练兵,实现工学一体、产训结合,同时还联合区内职业院校,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鼓励网络招聘服务机构开设制造业专区,力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源供求匹配效能。  四、开展制造业人力资源专业培训。

力柳州企业开拓拉美市场

全媒体记者谢耘)8月20日,市贸促会、柳州国际商会举办经贸沙龙(拉美专场)活动,邀请专家就拉美市场概况、贸易商机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答疑,为30家会员企业传授出海成功经验,搭建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力企业开拓拉美市场

汇聚人才智力 推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汇聚高端智力资源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我市召开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合作大会期间聘任一批市政府顾问,将为我市战略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投融资等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智能化力企业提质增效

今年,该企业加大生产线自动化投入,力企业提质增效。今年9月该企业汽车零部件下线15万台套,10月预计产能达18万台套。企业作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产业链核心供应商,月配套新能源汽车出口超1万台套。

力创业者 高质量创业

)20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正在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及有资源对接需求的创业项目,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协调供需,帮创业者实现高质量创业

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重点提出要做好中小微企业工作,加强展会、电子商务等商贸流通领域,完善海外服务,积极探索社会共治模式,推动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工作。

2020-06-18

图文解读|《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管理办法》

一、修订《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项目管理办法》的目的。

柳州首份出口马来西亚自打印原产地证书出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9月3日,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报关员通过登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为出口马来西亚的柳产叉车办理原产地证书自打印。

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我市还积极搭建桥梁就业。2024年柳州市“龙城人才周”引才聚才现场招聘会暨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公共服务进校园专场招聘会在广西科技大学举办。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三季度工业经济工作政策补资金的通知

(二)补标准。1.投资增量补。对项目2024年三季度实际完成投资较2023年三季度投资增量部分,按最高不超过增量投资额的0.5%给予补,单个项目补金额低于5万元的不予补。2.重大项目补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