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素质 | 耗时 11 ms

中煤地总局碳中和研究院挂牌成立

2021-07-12 13:08:17 科技日报   作者: 陈瑜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顺应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煤地总局碳中和研究院于

2021-07-13

五大连池市生物发电项目即将竣工发电

2020-05-14 14:33:14 黑河日报   作者: 林松涛  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五大连池市生物发电项目,经过施工人员两年多的共同努力,即将竣工并网发电。

2020-05-14

云南抓实长江大保护促进高量发展

nbsp; 从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今日召开的云南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五年来,云南省标本兼治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系统修复、破旧立新推动绿色高量发展

2021-01-13

五常生物发电公司一年净赚2000万元

2020-08-06 15:21:41 东北网五常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厂区。

2020-08-07

生物能取暖要算好三笔账 这个模式说清楚了

目前我国生物能的利用率还不足,目前较成功的就是阳信县的农村生物能取暖项目,据了解这一模式已经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典型案例汇编》中,其所采用的模式、推广方式等均为北方农村地区使用生物能取暖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2019-12-19

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量持续改善

2019-07-29 10:10:04 新华社   作者: 董峻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6日说,上半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量持续改善。

2019-07-29

河北邢台出台《邢台市空气量“退后十”方案》

、重点领域、重点时段污染管控,推动我市大气环境量持续改善。

2020-09-15

上市公司扎堆跨界布局 异结电池产业化提速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宝馨科技、乾景园林、正业科技等多家企业跨界布局异结电池赛道。业内人士表示,异结电池产业化发展正不断提速。

2022-12-27

高平1×15兆瓦生物热电联产项目并网发电

2020-08-31 14:05:54 山西高平8月26日上午,高平1×15兆瓦生物热电联产项目发电机组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正式并入国家电网,标志着该项目由建设阶段全面转入生产运营阶段。

2020-08-31

生物发电补贴将取消 过渡期如何实现新突破

连续性,继续支持行业高量发展。

2020-01-10

河北省空气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从12月15日召开的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白云成为常态,河北省空气量实现十年来历史最好水平。

2022-12-16

关于实施提升就业服务量工程的通知

提升就业服务量对推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量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021-10-27

锂电隔膜疯狂扩产:星源材想要重夺C位?

 来源:星源材官网5年之后,陈秀峰创建的星源材,搭建起中国第一条干法生产线,并由此开启了中国隔膜的进口替代。如今,较之当年的进口隔膜,国产隔膜的价格便宜了几十倍,供应也不再需要看人脸色。

2021-11-19

铜川市生物燃料取暖每户最高补贴1500元

洁净煤(含生物成型燃料)的燃料类别和量需符合相关标准,并配备必要的高效环保炉具。方案要求,推广清洁能源炉具装置。

2019-08-14

世界生物热解全气化最大单体炉在广西诞生!

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年产1.6亿立方米生物燃气、年产30万蒸吨工业蒸汽。该项目计划2019年3月底实现正式竣工投产,为百色工业区生物集中供能示范项目。

2020-01-20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生物发电529亿千瓦时

其中:水电装机3.54亿千瓦(抽水蓄能为2999万千瓦)风电装机1.9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86亿千瓦生物发电装机1995万千瓦李创军介绍,2019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019-07-29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实现高量发展?

怎样实现光伏产业高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亿千瓦,较上年新增4426万千瓦,同比增长34%。其中,分布式光伏较上年新增2096万千瓦,同比增长71%。

2019-03-26

综合功率530W,晋能科技异结技术再获关注

会上,晋能科技HJT研发总监王继磊就高效异结电池量产技术进展及金属化工艺做了分享。近年来,随着光伏市场的不断增长,光伏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2020-06-17

结龙头再陷困境,订单充足却连续亏损

尤其是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上,爱康科技选择了异结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的主流,异结电池虽在转换效率和降本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还需进一步完善,导致其成本上存在劣势。

2022-08-02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

利用工业废气“无中生有”合成蛋白?没错!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2021-11-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