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第四次卫冕:宁德时代 | 耗时 20 ms

2020年业绩看点都有哪些?

介绍,2020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销量约为44.45GWh,同比增长了10.43%;另外,2020年动力电池实际产量为51.71GWh。

2021-07-13

再度回应与特斯拉“解绑”传闻

针对被特斯拉剔除出供应链的市场传闻,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消息不属实。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本月以来,针对此类传闻的二度回应。

2023-08-01

无负极技术现身!将应用于下一钠离子电池

的入局、国家部门的激励政策使得钠离子电池成为过去一年电池行业的大热点,引起市场和资本广泛的关注。近日,据悉,已布局无负极金属电池技术,并申请专利。

2022-01-14

钠离子电池7月29日发布

7月28日上午消息,宣布,定于7月29日15点30分举办钠离子电池发布会,揭秘“钠”里密码。

2021-07-29

比亚迪与拒绝给苹果工电池

澎湃新闻6月9号报道,苹果准备跟和比亚迪合作,不过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俩公司要把自己的电池厂建到美国去。

2021-10-12

:拟投资不超390亿元建设三个电池制造基地

2020-12-30 09:37:27 TechWeb12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供应商、锂离子电池制造商(CATL)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在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扩建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项目

2020-12-30

的指缝里长出了一家千亿龙头

当下财报季,关注新能源的投资者眼睛都盯在(SZ:300750)身上,毕竟踏空者的想看候不及预期,但年报再佐证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景气。

2021-07-13

将启用UL9540A电池储能系统测试

1月18日,(300750)宣布与全球应用安全科学专家UL Solution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电池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更加安全可靠地落地应用。

2023-02-06

宜春新型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奠基

10月28日,由投资建设的宜春新型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在宜春经开区正式奠基。

2021-10-29

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和比亚迪合计市占率近70%

6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15名的企业名单中,以49.60%的占比稳居1,比亚迪排名2、LG新能源排名3。

2022-07-25

特斯拉、回应45GWh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上周有消息称,特斯拉向预订了45GWh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Model 3和Model Y车型。

2021-11-03

回应中航锂电将上诉:尊重法院判决

对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将对专利侵权案上诉一事,回应“V观财报”称,尊重法院判决。有报道提到,起诉中航锂电(洛阳)的专利侵权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胜诉,获赔金额1416万元。

2022-12-06

&明阳智能,可再生能源与锂电储能首度跨界!

2021-05-08 08:14:20 中国网财经5月6日,国内两大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和明阳智能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储能应用达成战略合作。

2021-07-13

开发新能源物流车 牵手地上铁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与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地上铁 ")在福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1-07-26

加入超级电池之争 成本较现有电池增加近10%

继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将在“电池日”推出使用寿命达100万英里的新电池之后,也有新动作。

2020-06-15

拿下6亿元锂盐大单,这个家居企业赶上转型好机了?

2020-07-07 08:08:26 界面新闻   作者: 周小飏  采购选择了威华股份,或是因为有价格优惠。

2020-07-07

否认放弃811三元电池 下一产品为无稀有金属电池

2020-09-04 09:56:58 电车汇针对近日业界盛传的已经放弃811型三元锂电池研发的传闻,内部人士回应记者称:妥妥的谣言。

2020-09-04

谣言是表象减持是主因 专家建议关注未来技术路线发展

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6月底,基金对的持股达到了高峰,总计约2.84亿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和去年底,基金对的持股数分别为2.65亿股和2.59亿股;券商对的持股在去年季度也由

2022-02-16

开创能源新格局,晶科能源与强强合作

8月31日,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能源”)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在福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1-09-03

杀入车险领域,是新能源后市场的机会还是挑战?

副董事长李平表示,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已拥有全球最广泛的整车厂合作伙伴。他希望双方能够不断深化合作内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打造协同竞争优势。

2021-11-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