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大宗商品生产加工等企业整合内部物流需求,优化物流路径,提高直发终端用户的比率。发展大宗商品供应链组织平台,提高物流供需匹配度。
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01.4亿,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26.3%,归属利润29.79亿,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40.7%,扣非归属利润29.4亿,同比增长208%。
尽管目前行业景气度较高,但有业内人士担忧,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升,组件等中下游公司业绩将受压。受制于供需关系影响,上游原材料企业在光伏产业产业链中一直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桂工信两化〔2025〕331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的通知》(桂工信两化〔2025〕108号)
8月11日,在硅业分会发布的硅料成交价格显示重新上涨后,二级市场对光伏企业的信心急转直下。据维科网光伏数据显示,仅8月6日-13日,市值排名前十光伏企业,市值就蒸发了高达1328亿元。
“光伏行业在未来应该是无限光明的,当然面向新的形势,我们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近日,国务院原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原理事长石定寰在2021年度第三届“光能杯”跨年分享会上致辞。
三季度各区域新增(左)、累计(右)并网风电装机(万千瓦)光伏装机增速放缓。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461万千瓦,同比下降51.7%。
过去的2019年,国内市场萎缩、技术快速更迭、供应链价格骤降等催化了光伏行业的洗牌速度,从多晶硅到组件,每一个环节上的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11月10日,三一硅能(株洲)有限公司首根单晶硅棒在株洲下线,标志着三一集团在大尺寸单晶硅棒制造工艺上的突破,将为未来产业的规模化落地,为生产低氧含量、低碳含量、高少子寿命、电阻集中性良好的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价格波动下光伏制造环节价值链重新分配今年以来,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行业普遍对 2021 年新增装机预期较高,硅料成 为光伏行业最热话题,同时下游电池组件厂家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竞相扩产,导致产业链结构性失衡
同一天,隆基的市值再度突破5000亿元大关,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这是继今年7月公司攀上同一高峰、继而开始下滑之后的再次反弹。在其他组件企业增收不增利的对比之下,隆基的这份成绩单显得格外亮眼。
6月2日,在SNEC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根据全球“碳中和”步伐,同时结合能源变革趋势来看,未来30年间,电力将是最主要的终端能源消费形式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