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空气源热泵 | 耗时 20 ms

北京通州与北三县协同规划公布,地能再赢发展契机

大幅提高清洁能比重,构建以电力、天然为主,太阳能、地能及生物质能等为辅的绿色低碳能供应体系,建设多个分布式能耦合系统互供体系,全面推广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冷电三联供等分布式能与常规能系统的智能耦合发展

2020-03-20

英国政府下调住宅光伏与增值税至0%

英国政府宣布将住宅太阳能应用使用的和太阳能组件增值税(VAT)从5%下调到0%。这个新措施将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这个零费率政策将生效五年,而后恢复5%的增值税,”政府在一次声明中说道。

2022-04-21

新闻| 吉林油田巧用能提效降耗

吉林油田主要油生产区位于松辽盆地,地丰富。以大情字区块为例,地能有利面积为270平方千米,地量0.66亿吨标煤,按0.15%可采率,每年地能可采资达9.9万吨标煤。

2021-08-10

郑克棪:地能急需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

发电“走走停停”,缺乏国家决策地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可靠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大污染治理、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推进,地清洁供暖已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

2020-04-23

陆特能:积极推进地清洁能供暖

2019-10-23 10:33:46 杭州日报   作者: 敖煜华  地作为一种新型能,具有清洁环保、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加快和提高地的开发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9-10-23

利用为清洁取暖注入新动能

除了水以外,还有一种干岩地,干岩的深井换技术采用铜组套管,以内管抽水、外管回水的‘取不取水’的方式开发地。但目前面临一些瓶颈,采效率低。

2019-09-05

行业地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召开

介绍:2020年业界对国标《地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0366-2005进行了局部修订;《中深层地技术规程》送审稿审查会圆满召开;团体标准《地系统运行技术规程》自2020年12月1月

2020-12-25

连载(二) | 李宁波:“地能+”打造行业增长新引擎

,现今地的使用不再是一条管、一口井、一个机组的简单利用模式,许多大型的地项目动辄上万个换孔,如此大规模的地能利用对地质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2019-10-16

安徽省地能领域首次获得省级科技奖

该项目以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基础,历经10年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攻关,聚焦夏冬冷候环境下浅层地能“成规律、资评价、能交换、系统优化”的科学问题,集成研究形成了浅层地能开发关键技术的重要创新成果

2020-07-06

吉林省有望设立地开放领域子基金

2012年省财政建立了省级可再生能建筑应用示范补助政策,截至2019年底,共支持78个示范项目,示范面积314万平方米,分布在长春、白城地区等14个市县区,技术类型包括地下水、土壤

2020-06-11

贵州:“十四五”将新增2000万平米地供暖制冷面积

2021-04-21 13:25:31 地加近日,贵州省能局新能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21年,贵州省将加快推动浅层地能供暖制冷应用,力争新增地能供暖制冷面积400万平方米

2021-07-15

2023中国地高层论坛胜利闭幕

大会同期召开的“挪宝新能•地区域能站技术应用分论坛”由挪宝新能集团冠名。

2023-03-14

聚焦 | 长三角地能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如何破题?

“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能资年可开采量约1.4亿吨标煤。长三角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可积极发展地表水、江水。”

2020-12-21

天津港保税区地新井将启动开凿

通过地为该区域居民、企业供暖,供暖面积至少25万平方米,每年可节约煤炭约4600吨,减少大排放二氧化碳约9800吨、二氧化硫约81吨、氮氧化物约25吨。

2023-07-19

罗佐县:地到民间

近期先后有北京、河北等地开建和运行多个地或水项目,在京津冀雾霾治理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特别是煤改地工程在农村出现更是彰显了行业的创新作为与担当意识。

2020-08-19

重庆可再生能建筑应用面积突破1500万平方米

2019-03-22 11:12:29 新华社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重庆可再生能建筑应用面积已突破1500万平方米,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6万吨,节约标准煤21万吨,节约建筑运行费用

2019-03-22

为应对低碳转型 美国尝试引入地“微区(micro-district)”概念

Eversource能效率总监迈克尔·戈德曼(Michael Goldman)说:“我们真的在考虑如何成为该地区清洁能的催化剂。”地系统(也被称为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2020-12-11

专访 | 欧阳鑫南:技术进步是地能产业发展核心动力

“含水层储能技术实现了地不取水,既充分利用了浅层地能,又有效的保护了珍贵的地下水资,可视为地下水的升级技术。”

2020-08-14

交通领域中深层地能供工程落地

日前,北京市首个交通领域中深层地井下换示范工程——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中深层地井下换项目顺利完成施工招标工作。

2021-07-30

聚焦低碳发展 引领清洁供|石中继能站双良节能机组全部吊装完成!

这标志着目前国内同类型最大的大温差换机组,石中继能站核心设备已顺利组装完成。

2021-07-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