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移动供热车 | 耗时 20 ms

2025年电售价有望低于燃油

但是,和同类传统燃油相比,如果没有各国政府的补贴,电仍然没有价格优势。因此,现在需要想方设法降低电成本。由于电中的电池组占整成本的1/4,可谓是影响其销售价格的最重要因素。

2020-08-27

实力碾压众多型,菲斯塔纯电诠释何为标杆

继此前推出首款纯电SUV昂希诺纯电后,仅时隔4个月,再推出首款纯电轿菲斯塔纯电

2020-03-24

江铃集团新能源汽昆明基地项目总装间首下线仪式举行

江铃集团昆明基地项目于2018年4月11日在杨林经开区奠基,于同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总装间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四季度启了冲压、焊接、涂装间的建设工作,计划2020年投产。

2019-05-24

法国将取消对中国电的购补贴!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只对欧洲制造的纯电补贴。

2023-08-14

内燃机已死 电万岁

法国、英国、丹麦和西班牙都设定了在未来10到20年内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的目标日期,其他国家也有望效仿。电的兴起加速了内燃机的灭亡,对内燃机的限制又进一步推了电的发展。

2020-12-07

市工信局参加柳州凌云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

4月2日,我局信息化推进科应邀参加了柳州凌云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会。

上半年广西铁路运输出口汽同比增长65% 推柳产出口

柳州雒容汽物流基地 本报通讯员 韦胜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宁静波、通讯员莫育杰)7月25日,柳州雒容汽物流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崭新的五菱小汽被运上双层运输专用火,运往河南郑州;在基地另一边

BP首席技术官:氢能汽不会取代电

尤其在“南阳水氢”事件后,关于氢燃料电池的讨论达到顶峰,它会取代电成为发展主流吗?

2019-06-11

浪潮下的电该何去何从?

锂价和其他相关资源品的暴涨,本质是需不平衡导致的,从去年下半年来新能源汽销量不断超预期,带来了对锂资源的非线性的需求,而给端刚经历了一轮出清给相对不足,不应求的背景下价格就会出现暴涨。

2021-09-22

新能源的回调是“停充电”?

最近新能源板块有一定回调,板块估值也处于80%以上的分位,到底是板块行情的尾声还是“停充电”蓄力未来呢?

2021-08-18

印度电税率从12%下调至5%

据外媒报道,本月早些时候,印度提议为电购买者提税收减免优惠,并取消部分电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以帮助提振电的销量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019-07-29

新能源汽持续升温 全国政协常委呼吁推电分离”模式

张泽熙参加2022全国两会 台盟浙江省委会提(两会人物)新能源汽持续升温 全国政协常委呼吁推电分离”模式“关键技术短板弱项依然存在,产业链风险不容忽视;老牌外资企加速转型,国产竞争力面临挑战

2022-03-11

新能源电为什么会自燃?

力电池生产工序复杂,整厂和力电池生产厂,在设计生产电池时,需要考虑和注意的因素太多。而要想追求更长的续航里程,就不得不用能量密度高的电池。但力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稳定性就会越低。

2020-07-01

柳产闪耀慕尼黑国际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柏林时间9月5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9月5日下午3时),东风柳汽作为广西唯一参展企,携4款新能源型亮相2023年德国国际汽及智慧出行博览会(慕尼黑国际展),并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数字外贸平台

广东加快培育发展氢燃料电池汽产业 持续增强新能源汽产业核心竞争

广佛做电池茂名氢源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包括着力培育氢燃料电池汽产业链、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规模化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多渠道增加氢源应、着力完善产业配套等

2020-11-13

惠誉国际分析师:削减补贴无碍中国电市场增长

中国汽工业协会说,2018年中国电销量增长近62%,达到近130万辆。该机构还认为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0万辆。

2019-04-11

产业因电转型到2025年产量不涨

2019-11-28 08:54:39 凤凰网汽德国《商报》11月26日报道,随着汽产业向电转型,传统燃油产量会严重受影响。

2019-11-28

芯片之后 企开始防范力电池“断

外媒报道称,通用汽正在考虑与其电池应商LG能源在美国建设第二家合资电池工厂,以提高其电的产量,预计有望在上半年做出决定。

2021-03-10

新势力群起造解惑

一、近期造态理想、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新势力,在过去两年赚足了风头,堪称业界典范。作为后来者,近期兴起的一些造新势力更成为了公众关注的门话题。

2021-07-08

三大系产品齐头并进 五菱专用销量突破11万辆

日报消息(记者周枳伽)10日,记者从广西汽集团获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五菱专用直面挑战、稳步增长。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