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 | 耗时 27 ms

建设全国首家零排放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据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达峰、中和目标,结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两江新区生态环境分局尝试在新区支柱产业中开展排放评价。

2021-08-17

2023年各省新能源配储求补贴一览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政策中也对分布式光伏配储做出了求。总体来看,各地求光伏电站配储规模装机容量的5%-30%之间,配置时间多以2-4小时主,少部分地区1小时。

2023-07-11

生态环境部:全力推进达峰 有色行业等重点领域

其中明确,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续推动施。鼓励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

2021-01-20

山西能源革命加快可持续发展――2019年太原能源低发展论坛见闻

2019-10-23 09:12:54 人民日报本报太原10月22日电 (记者胡健、周亚军)10月22日至24日,以“能源革命 国际合作”主题的2019年太原能源低发展论坛在太原举行。

2019-10-23

“十三五”青海省排放强度降幅居中国首位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重进展。

2021-05-17

专访 | 多吉院士:地热能开发需国家探路

多吉院士在接受《地源热泵》杂志记者专访场近日,《地源热泵》杂志有幸专访到了多吉院士。

2019-12-26

江苏排放强度提前完成目标:累计下降24.5%!

2020-07-02 09:24:07 技日报   作者: 金凤  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日”,今年的主题“绿色低 全面小康”。

2020-07-02

北京启动排放重点单位减排管理

2019-03-29 10:50:16 中国环境报3月2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2019年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管理和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会”,启动2019年度排放重点单位减排管理工作。

2019-03-29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2021-2035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2021-2035年)》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代化建设中的重作用,制定本纲

2021-09-24

曹仁贤:警惕风光水火储中的一把“火”

今年国民经济计划报告明确指出推动非化石能源成增量主体,按照年新增3000亿千瓦时计算,新建清洁能源项目就可以满足增量需求,不需再增加煤电装机。

2020-09-15

国家能源集团“盘查数字化管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是可盘查清单化、流程化、标准化运行,有效提高盘查工作的数字化和专业化水平。  

2023-06-12

制冷行业能效虚标象一直存在 业内:主靠自律

当不同能效等级产品之间差价300元,那也不免有部分空调厂商动虚标能效的念头了,毕竟一台空调的净利润率也就是13%左右(格力电器2018年报数据)。

2019-06-18

江苏省首个可再生能源“中和”工业园区落地大丰

核查报告显示,2020年该园区内制造工厂、验中心、培训中心等生产运营范围内所产生的二氧化当量温室气体,通过综合性微网系统中分布式风光储设备的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等措施以及注销减排指标的方式,100%

2021-07-23

9月1日起,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大型活动中和

2021-09-02 10:50:53 凤凰网黑龙江   作者: 吴玉玺  9月1日,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照《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系统大型活动中和工作施方案(试行)

2021-09-02

国家电网公司成功发行首期“中和”债券

,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中和债以来,单期发行规模最大、票面利率最低等记录。

2021-03-26

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对我省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始终将绿色发展作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2022-07-18

解读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

在《方案》中列出的“达峰十大行动”将成达峰的核心手段,且“能源绿色低转型行动”被放在第一位,充分说明化石能源转向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将是达峰的有力抓手。

2021-10-29

光伏产业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愈发重

根据“双”目标,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5%,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在

2023-06-28

聚焦 | 中和目标下能源的技术进步偏向与电价调整空间

根据统计,中国排放已经达到约100亿吨/年,当前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以上。中和意味着排放和汇相等,根据估计,中和,求最终排放量低至15亿吨左右。

2020-12-17

赋能行业转型,ABB超前谋划“中和”可持续发展价值链

而更凸显的问题在于,化石能源燃烧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来源,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危害正日益显。各国加强排放约束以应对气候促成了在2015年底通过的《巴黎协定》。

2021-03-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