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 | 耗时 29 ms

能效诊断企业节能“体检”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场发布并解读了《关于深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介绍以能效诊断促进节能降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有关安排。

达峰”加速,基层生态环境部门需哪些支持?

2018年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五个打通”,其中之一就是在体制机制上打通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管控。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也协同推进减污降提供了体制保障。

2021-01-19

隆基股份王英歌:中和目标可再生能源企业率先垂范

隆基股份品牌总经理王英歌在沙龙活动上表示,随着我国提出2060年前中和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每年将会以更快比例提升,我国也将加速向绿色低方向转型。

2020-11-27

力争2030年前达峰 2060年前中和

2021-04-07 09:01:46 人民日报达峰、中和是一场硬仗。

2021-04-07

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把体经济作构建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关于大力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深入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达峰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地热等新能源成河南“十四五”减排重抓手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加快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交通运输体系。二是通过节能降耗推动减排。

2021-07-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施方案》

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机制,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促进数据素合规高效流通利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

达峰”和“中和”都是啥?

会议确定,明年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做好达峰、中和工作。是“达峰”和“中和”呢?

2020-12-21

澳洲锂矿拍卖价再创新高,酸锂又疯涨?

这也是今年以来,随着Pilbara历次锂精矿拍卖价水涨船高,酸锂价格也持续走强直至突破50万元人民币/吨的重原因之一。

2022-09-28

达峰中和作出山西贡献

2021-09-14 10:50:52 人民日报   作者: 胡 健  力争2030年前达峰、2060年前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2021-09-15

排放大战⑨:务推进

防范国家风险,避免陷入圈套,在排放大战中,发展中国家需坚持底线思维,务稳妥推进。一、国家目标如何合理排序?

2022-03-04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大力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局、委)、能源局、数据管理部门,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达峰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促进绿色低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绿色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施意见》政策解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施意见》(以下简称《施意见》)。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施意见》出台背景和意义是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双”行动纲发布

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达峰与中和行动纲》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双”目标的三条路径和十项重点措施。

2021-06-23

柳工一季度营收利润双增长 彰显我市机械产业强劲韧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营业收入79.39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58.03%……日前,柳工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柳工营收、利润双增长,走出逆势上扬曲线,

清华大学副教授赵明:生物质能是零排放和负排放途径的重载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赵明带来了《基于生物质废物富氢燃气化的负排放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索》的报告。此次报告主围绕中和路径、生物质废物能源化潜力、富氢燃气化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探索展开。

2021-08-23

【企业专栏】练好“内功”求生存 勇闯市场谋发展 ——聚焦玻璃深加工企业:广西深广节能技有限责任公司

在“双”背景下,各界对建筑节能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作建筑节能的重载体,节能玻璃成政策受益者之一。

提高转化率 创新赋能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技成果怎转化?如何研单位、中小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2025-03-19

大企业的“中和”目标到底意味着

像谷歌(Google)和微软(Microsoft)这样运营耗电数据中心的技公司已经大幅削减了排放量,但一些中和的技术往往还不存在,如何“登月”目标还有不确定性。

2021-03-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