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 | 耗时 28 ms

生态环境部: 探索海洋汇增量导向的生态保护模式

2021-08-27 08:13:47 技日报   作者: 李 禾  技支撑达峰中和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2021-08-30

中日减排政策对话会成功举行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日本经济产业省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日减排政策对话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和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首席国际中和政策统括调整官南亮共同主持会议。

2021-12-31

中日减排政策对话会成功举行

苏伟介绍了中国达峰中和“1+N”政策体系,对《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达峰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进行政策宣介和解读。

2021-12-01

钢铁减污降以技术创新谋出路

,结构减污降仍需时间。”

2021-08-09

专家解读《2020年煤电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点》: 严控规模,煤电角色正在变化

至于‘十四五’时期的规模,还等待规划目标进一步确定。”中国社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晟则认,“11亿千瓦”作一个上限目标是比较适度的。“化解过剩产能的背后,有升级和优化的求。

2020-06-30

全球首个零产业园落地内蒙古

2021-10-13 08:46:44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爱平  被外界称之“煤炭大市”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官方10月12日宣布,全球首个零产业园正式落地内蒙古

2021-10-13

风电光伏最重的是发展储能与调峰,完善价格机制

新能源风电光伏行业在早期发展阶段确大量的资金去补贴,但过去十年超高速增长带来的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也成挑战。二是弃风弃光率问题。风电光伏有发电非常不稳定的问题。

2020-11-04

AI已成产业升级重引擎

陈旭东认,AI正在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推动技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力量。  在AI领域,生成式AI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2023-06-29

陕西分步施有序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

9月19日记者获悉,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四部门印发《陕西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施方案》,推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和绿色转型。

2022-09-28

践行“双”愿景:上海如何“先人一步”?

加速构建数字能源生态圈,助力上海率先达峰,华定于9月9日在上海举办以“能源数字化,助力中和”主题的零上海高峰论坛。

2021-09-02

火电厂的排放怎算出来的?来看生态环境部的回答

根据通知,发电行业2019-2020排放权分配施方案确定。对于使用非自产可燃性气体等燃料生产电力的机组、完整履约年度内掺烧生物质热量年均占比不超过10%的生产电力机组,其机组类别按照主燃料确定。

2021-01-08

完善市场机制,倒逼煤电转型与退出

中国已明确提出二氧化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努力争取2060年前中和。

2021-03-29

管建也管用,风光消纳责任再明确

达峰、中和目标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将成发电集团和地方政府达峰的重手段,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装机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

2021-03-08

通威荣膺2021中和先锋企业!

报告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典案例进行广泛传播,并作广大企业低发展的重参考样本,希望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践依据。

2021-11-08

参与中和,全球资管巨头发力了!

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中和。除了积极发行低基金外,这家巨头最新的动作,就是计划“入股”燃煤电厂来加速推动中和转型。

2021-08-04

动力电池需一个“善终”

这不光是因电动汽车所需电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化石燃料发电,更重的是,动力电池本身并非环境友好之物,生产它产生污染,没有一个“善始”,待其完成作汽车动力的使命后,回收处理不好会破坏环境,更谈不上“善终

2021-07-13

能源TOPCon八大优势,大基地就有大进步

但这两年出的尺寸之争,似乎背离了这样的法则,让高效时代进入停滞期。尺寸争论背后其是因PERC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发电转换效率再提升遭遇瓶颈,这才给了大尺寸、超大尺寸大行其道的理由。

2021-11-24

中和目标下的储能“猜想”

2021-06-09 09:17:44 中国电业   作者: 周倜然 蒋福佑  中和目标,时间短,任务重。

2021-07-14

数字能源如何一步步助力山东低化、智能化

很多人对山东的印象,是历史悠久的齐鲁文化,是咕嘟咕嘟的趵突泉……但对了解华数字能源的人来说,是一步步看到山东逐渐变得低化、智能化。

2021-11-09

加快近零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

近零排放区示范工程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消费、生态等多领域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践,该区域内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综合性示范工程。

2020-03-0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