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 | 耗时 36 ms

妙盈技参与编制《零工厂评级规范》团体标准

2022年6月8日,上海,中国 - 近日,中国节能协会发布关于批准《零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公告。该标准已于2022年6月1日正式施,主内容包括零工厂创建和评价原则、基本求与评价求。

2022-07-25

卷不动的光伏中下游,隆基下一步去哪?

公告称,经初步核算,公司2022年度营业总收入1289.98亿元,同比增长6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9亿元,同比增长62.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23-04-25

全国排放权交易谁将受益?

目前,中和、交易每天都是热门话题。今天我们也来大家解读一下相关概念。达峰是中和的先期目标(先达峰,再下降)。设立排放权交易市场其就是了尽快达到以上目标的一种手段。

2021-03-26

“配额制”执行比出台更重

按照当时的设想,配额管理办法拟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并施,并将配额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监察、统计、审计等部门参与配额指标完成情况测评。

2019-06-13

交易市场开启:深耕光伏的民企又迎新机遇

业内人士表示,《管理办法》的施标志着全国交易市场启动已具备所需的必条件,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已经来临。而作群雄逐鹿的光伏行业来说,一直是民营企业深耕的重领域。

2021-02-05

中国拟于6月底前启动全国市场上线交易 将成全球规模最大市场

刘友宾说,中国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2021-05-28

未来每个企业都拥抱数据价值化

  中国经济网乌镇11月11日讯(记者 杨秀峰)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指出,数字经济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成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引擎。  

2022-11-15

平衡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与“双”目标的关系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中和”。

2021-07-14

助力“双”愿景 能源转型需多领域协同

如何推进能源减排及低转型?如何构建起清洁、低、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是政、企、研、学各界需回答的时代之问。

2021-07-16

引领万亿投资,中和突破口在哪?

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认,在“双”目标过程中,中国应开始部署一部分地区率先中和。

2021-05-20

酸锂价格涨幅超36%背后

随着上游供给收紧和下游需求回暖,酸锂价格在2020下半年开始触底回升走出“周期低谷”。市场数据显示,自10月起,国内电池级酸锂价格开始出回调。

2021-01-08

“无人驾驶汽车”需多少人其操劳?

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交互和协同控制,可以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优化调度,减少拥堵和事故,提高道路利用率和出行品质。

2023-07-19

阶段中国储能需怎样的产业政策?

谁都不会否认储能的光明前景,未来十年储能产业可能数十乃至上百倍的增长。但眼下降至冰点的市场让企业无法前行,产业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不得不承认,作新兴产业,储能还处于商业化早期,产业仍需培育。

2019-09-24

不能只依靠自由市场 来解决排放和全球变暖问题

但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些外国政还是会否定这个看上去显而易见的事,其中包括捷克前总统,以及美国总统特朗

2019-08-30

政策解读 | 标准引领 推动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

、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既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世界制造大国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基石,也是能源消费和排放的重点领域,推动上述行业节能降和绿色转型,是如期达峰、中和目标的关键所在。

2021-11-19

构建中和创新平台和智慧联盟:中国首个中和大数据研究院在京成立

中和大数据研究院将以加强顶层设计、战略重点,建设服务于国内各行业及全社会中和大数据云平台,构建统一的中和数据资源体系,建立中和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打造中和管理决策服务模式,建立建全中和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

2021-04-30

“数据大脑”描绘“足迹” 新技术促减排见

“利用平台的规划,企业每年减排二氧化在500吨以上,了绿色发展与成本节约的双赢。”天津贝特瑞新能源技有限公司电气部负责人许锋说。  这是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转型的缩影。

2023-05-31

构建减污降精准治理体系

2021-11-16 11:11:22 中国社会学报   作者: 张海玲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减污降协同增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2021-11-16

国家发改委:统筹有序做好达峰中和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和外部环境以及国内经济恢复中的矛盾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做好“六稳”

2021-08-02

智库报告:把握双机遇,联想集团等企业打造零制造中国方案

继人口红利、效率红利后,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抓住“零红利”,以双战略契机再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

2022-09-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