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普:为什么要实现碳 | 耗时 30 ms

曹仁贤:关于收紧排放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全国市场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内容,是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破解能源环境约束、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重举措。

2021-03-08

隆基清洁能源:智汇零方案助力“中和”开启万亿新市场

其中一个重原因就是“主动型光伏市场”的出

2021-07-16

国际中和的进展与趋势

这一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在2030年之前减少一半,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即中和。此,很多国家、城市和国际大企业做出了中和承诺并展开行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2021-01-21

变废宝,思创创新型二氧化技术让温室气体重回价值链

以可持续发展灵感推动创新受到大自然的启发,思创的创新型二氧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一种宝贵的原材料在多元醇生产中重复使用。

2021-10-15

捷昌新能源驱动系统,助力双目标加速

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代化国家新征程,达峰、中和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

2021-07-19

光伏+储能将成未来全球最主能源来源

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与国轩高成立上海电气国轩,主攻储能及动力电池方向。传统能源公司态度发生大逆转,BP公司发布的2020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将光伏列未来最主的能源。

2021-01-26

广西全额消纳清洁能源 助力达峰中和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密切跟踪天气及流域来水变化,及时抓住有利条件,清洁能源全额消纳和最大化利用双重目标,龙头水库龙滩水库今年首次连续按最小出库发电运行,同时通过对中下游电站“厘米级”精细化学调度

2021-11-03

光伏行业利好不断 警惕资本大鳄借“达峰”、“中和”收割中小投资者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中和

2021-03-18

全球排放量创历史新高

尽管全球都在努力减少排放量,但去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仍然只高不低,进而导致整体排放量出大幅增长。

2019-04-03

打破“绿色壁垒”晋能技获得法国足迹认证

这意味着晋能技拿到法国光伏市场准入证,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再添重砝码。法国光伏市场是目前欧洲最稳定和最有前途的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底,法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约10.86GW。

2021-07-20

理想、蔚来也赴港上市了?

二次上市则是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以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s,简称DR)的形式存在。

2021-07-20

数据成新生产

泰山电缆制造部副主任李娟介绍,破解上述难题,今年公司引入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技术,创新打造了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优化系统排线工艺,避免线缆缠绕出重大损失。  

2023-08-31

业内专家:助力“双”光伏产业大有可

“‘3060目标’的提出,需从根本上改变产品、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排过程。在这方面,光伏产业大有可,而技术是这一变化背后的重抓手和推力。”

2021-07-26

酸锂降价,“宁王底”已破,都慌了!

22年锂电池产量达到750GWh,按1GWh需700吨酸锂换算,则需52.5万吨,但总产量只有大概39.5万吨。所以酸锂的价格才被迅速抬升至令人惊愕的地步。

2023-05-05

田庆军:海上风电正成沿海零重器

以唐山代表的沿海城市,通过建立海上风电全产业链零园区,因地制宜与当地产业结合,有望以绿色电力撬动绿色工业革命、带动全产业逐步脱,成新工业体系的新引擎。

2023-08-22

海南开启排放环评试点!

新建“两高”项目应该在开展环评工作时同步开展评工作,鼓励有“两高”项目积极开展评工作,主动提出排放总量控制及减排求。

2021-08-03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10 09:46:47 远景技集团全球主经济体在本世纪中中和的共识和行动,不仅推动了能源革命,更将开启一场工业革命。

2021-03-10

关于印发工业领域达峰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工业领域达峰施方案.pdf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2022年7月7日工业领域达峰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达峰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转型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发布城市综合能源智慧化“达峰、中和”解决方案

推动双目标,3月26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城市综合能源数字化智慧化助力“达峰、中和”高峰论坛,中国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工信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2021-03-29

高校技成果“转”得更好

  技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我国力跃升的体技赋能成高质量发展的重标志。  

2023-05-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