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科技部部长:碳达峰碳 | 耗时 27 ms

锚定“双”目标 推动地热高质量发展

创新为驱动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陈泽民作为万江新能源的董事,在创业初期,为了寻找一种清洁新能源的突破口,调查研究热能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开发,走遍吉林白山,河北磁县、秦皇岛,河南三门峡、平顶山、济源五龙口等地

2023-05-04

我市发布《实施方案》推动实现降目标 推进减污降协同增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日前,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柳州市降目标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如期完成自治区下的“十四五”单位GDP

生态环境:全国市场交易活跃 将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2021-07-27 09:04:35 国际在线   作者: 魏郁  作为实现中和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市场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

2021-07-27

机构: 中和“路线图”提升光伏行业期景气度

2021-04-29 09:33:28 《投资者网》   作者: 孙先锋   加快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展利用,将是中国承诺实现从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国家所需时间的关键

2021-07-16

山西开展九大创新行动支撑实现“双”目标

记者6月28日获悉,山西省支撑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山西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行动。

2023-07-06

市场来了,电力交易如何接招?

不过,曾有负责气候变化的国家发改委官员指出,价要到2020年以后才会到每吨200元~300元人民币,在此之前,企业无法感到真正压力。另据美国环境保护署估算,排放的社会成本为每吨40美元左右。

2021-01-22

减污降协同增效一体推进迈出坚实步伐

中和工作整体布局下,统筹优化减污和降工作以实现协同增效,对进一步深化环境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01-11

王毅:中国决心走绿色、低、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9-09-25 08:15:20 日报   作者: 冯卫东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王毅2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召开的“气候行动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赞赏和支持古特雷斯秘书倡议和举办这次

2019-09-25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对减排贡献显著

2021-08-16 10:19:02 中国环境报   作者: 付加锋 孙雅江 岳丽艳 刘倩 吕连宏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不仅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能源安全、实现中和的重要组成

2021-08-17

钢铁减污降术创新谋出路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何文波看来,钢铁工业减污降不仅要靠综合治理和机制引导,更需要在术创新上谋出路。

2021-08-09

绿色低 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乌什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光热资源丰富,年总日照时超过2800小时,是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理想之地。目前,乌什县光伏电站总装机已115万千瓦,总投资60亿元。

2023-01-03

迈向中和 晶能源受邀出席2021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能源副总裁钱晶与中国学院院士薛其坤交流为期两日的论坛围绕“中和”等多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展开了线上线下讨论。

2021-03-22

天津市中和与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成立

 我国明确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当前,建筑运行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建筑全过程能耗占我国总能耗比例则已高45%。

2021-08-16

隆基如何助力全球首届中和世界杯?

黑鹰光伏注意到,伴随本届世界杯开幕,中国外交助理、发言人华春莹连发8条推文,介绍了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文中就特别提到了中国企业承建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2022-11-24

构建动力电池“足迹”体系意义几何?

企业要未雨绸缪 足迹体系构建提上日程据介绍,在全球开启中和大行动的背景下,一些整车及零件跨国公司早早嗅到了风向,提前进行足迹的准备工作。

2021-07-26

远景和红杉中国合作成立百亿中和基金,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29 18:05:00 中国能源网3月29日,远景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中和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中和领域的领先企业,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30

生态环境:试点七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2020-09-27 10:49:19 红星新闻   作者: 吴阳  9月25日,在生态环境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目前,中国试点市场已成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市场

2020-09-27

智库报告:把握双机遇,联想集团等企业打造零制造中国方案

报告首次提出双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红利点——“零红利”,即围绕智能化和5G发展所带来的低术红利、产业资产和国内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市场红利、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

2022-09-19

田庆军:中和时代 不要浪费每一片海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学研究院名誉院薛禹胜,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王禹民,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毕亚雄,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申彦锋

2021-07-26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是大趋势

2021-07-21 11:25:33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何翠云  7月16日,全国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当日成交量410.4万吨,成交额21023.01

2021-07-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