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显然,上述要求对屋顶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等领域构成重大利好。
2021-06-22 11:27:29 科技日报6月17-18日,由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路径”为主题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在京举行
6月4日,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第五届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原国务院参事、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原科技部秘书长石定寰发表主题演讲。
组织实施《核能集中供热及综合利用试点方案》,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探索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和商业化应用路径。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团队基于窄带隙半导体材料,设计了一种具有近红外活性的晶格匹配的形貌异质结光阳极材料,所研制的异质结表现出优异的光电化学制氢性能。
减碳行动的重要抓手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我国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政策引导氢能的开发和应用,加速氢能产业化进程。
(2021)协会和媒体见面活动,活动中介绍了2019年第二届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和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国家节能中心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和推广工作办法(2019)》修订情况以及第三届重点节能技术应用典型案例评选和推广工作
《若干措施》强调,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科技人才,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坚持
2.经济性受到制约由于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一般较为分散,地处偏远,受收集、运输经济半径的影响,难以像煤电一样实现几十万到几百万千瓦级别的规模化利用,制约了能源效率和经济性。
“十四五”既是风光“平价上网”的开始,也是迈向“30·60目标”的起点,关于规划编制的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国家层面各类“十四五”规划中,储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和提升。
且在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并能转化为固态、液态、气态燃料。从资源量来说,生物质能可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在发达国家,生物质能的技术和商业化模式已经成熟,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展。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