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磷酸铁锂 | 耗时 17 ms

电新产业链价格跟踪简报:碳价格上涨 光伏硅料价格稳中趋弱

目前方形三元电芯报价为0.66 元/Wh,方形电芯报价为0.525 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

2020-11-23

电动船舶用电池将成产业布局新方向

在电池类型选择上,和铅电池相比,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性能等方面优势明显。

2020-01-07

国轩高科又一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为了保障材料供应以及降低成本,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码布局碳。近期,国轩高科又一碳项目宣布开工。

2022-01-04

国轩高科又一电池材料项目开工!

为了保障材料供应以及降低成本,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加码布局碳。近期,国轩高科又一碳项目宣布开工。

2021-12-31

钴价本周全线走高 价或有下调风险

:本周电池级碳价格小幅下调。三元需求有所恢复,部分企业反馈出货情况有所回暖,但终端车企议价强势,电池级碳价格稳定。工业级碳价格逐渐趋稳,市场多以询低价货源为主,成交增量暂不明显。

2020-08-03

价大幅上涨,全球矿之争为何愈演愈烈?

新增资源的开发已经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导致上游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矿资源的争夺战旷日持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碳价格呈现加速上涨势头。

2021-10-19

丰元股份:电池正极材料新基地开建 头部客户大单抢产能

今年以来,在动力市场和储能市场的同步发力,让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需求量暴增,市场供不应求局面持续。

2021-11-29

凶猛“抢”,谁是最大赢家?

其中,碳钴涨5000元/吨,电解钴涨7500元-8500元/吨,四氧化三钴涨5000元/吨,金属涨2万元/吨,碳涨1000元/吨;氢氧化涨1500元-3000元/吨,六氟涨1500元/吨

2021-10-18

电行业摩擦趋缓,产业链进入新平衡

去年以来,以碳为代表的电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行业摩擦不断,并大幅冲击了电企业的盈利水平。本公众号在3月24日《电一季度,毛利率压力山大,何时能够扭转?》

2022-07-25

比亚迪“亚洲都”大动作

图片来源:宜春日报社协议显示,比亚迪拟在宜春投资285亿元建设年产30GWh动力电池和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及陶瓷土(含)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2022年,比亚迪销量持续创新高。

2022-08-18

研究发现:“有缺陷”竟能提升电池性能?

近日,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布朗工程学院(Brown School of Engineering)的科学家们发现,在阴极的晶格中放置特定缺陷,可以拓宽离子的通道。

2019-12-20

太蓝汇|电池的玄妙与魔力,电池的原理概述(下)

基于我们之前的《关于电池的基础解读》,本文当中所指的离子电池特指可反复充电的二次离子电池,而不是一次性电池。

2022-08-23

新型镍电池储能助力“削峰填谷” 节能增效

2、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城市分布式电网储能体系建设的解决措施(1)当下适用于用户侧的储能电池,主要是电化学储能电池,包括电池、液流电池、水系镍氢电池、水系镍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铅电池。

2023-02-27

印度研发出新型离子电池

2019-08-19 08:07:31 中国科学报印度研究人员日前宣布开发出一种可充电的离子电池,它以低碳钢为阳极,具备性价比高、可储存电量高等优势。

2019-08-19

三元动力电池大幅减产 钴价格新一轮承压周期

其中三元电池装机量3GWh,占比72.5%;电池装机量1.1GWh,占比25.9%。

2019-11-13

价维持高位,替补技术迎来窗口期,传递投资新风向

目前,动力及储能领域比较流行的替补技术,比如钠离子电池、、镍锰、富锰基、超高镍三元、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不少企业已经纷纷布局。

2022-06-14

盐湖提复兴

2020年,智利的产量约为10.8万吨碳,仅为澳大利亚的45%。甚至连储量仅占世界7%的中国,2020年都产出约8.4万吨碳,大有赶超智利的架势。

2021-11-19

“妖”暴涨5倍,“宁德们”左右为难,电行业困局何解?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如碳(电池正极材料原料)报收50.1万元/吨,相较于今年初27.8万元/吨(1月4日报价)上涨80%,相较于去年同期涨幅达5倍;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报价

2022-03-14

氢氧化跌跌不休 国外厂商却锁天齐业大量产能

2019-09-26 08:26:51 每日经济新闻曾几何时,每吨氢氧化的价格高出碳约5万元,且氢氧化价格之前一直较为稳定。

2019-09-26

电储能崛起前夜

电池能量密度可达铅电池的4-5倍,且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快速充放性能等方面优势明显。

2021-03-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