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磷酸铁锂再度崛起? | 耗时 20 ms

全球第二将于明年量产电池

5月24日消息,据 BusinessKorea 报道,全球第二的电池企业LG新能源计划从2023年10月开始生产标准尺寸的LFP()电池。

2022-06-14

崔东树:1-4月乘用车电池需求同比增长231%,4月电池占比达53%

21年2100万2019年的三元电池占比达到66%,较18年上升12个百分点。2021年1-4月三元占比保持稳定。21年1季的三元电池占比达到64%,保持稳定。锰的需求逐步减弱。

2021-07-15

恒驰5:搭载宁德时代电池 预售价17.9万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恒驰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发布会上表示,恒驰5搭载宁德时代电池,额定电量72.8KWh,续航里程602公里,在快充模式下,电量由30%充至80%仅需28分钟。

2022-07-14

宁德时代入股富临精工子公司 加码布局

3月16日晚,富临精工公告称,为充分发挥和整合各方的资源优势,实现在新能源电正极材料领域的深合作和产业布局,公司与宁德时代、长江晨道对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升华增资,引入战略投资者。

2021-03-18

新能源汽车月数据跟踪报告:电池单月产量首超三元电池 发展势头良好

电池:5 月,电池共计装车4.5GWh,同比上升458.6%,环比增长45.9%。

2021-07-15

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环比下降29% 大幅增长“独领风骚”

第二、在动力电池方面,7月是环比唯一增长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6GWh,环比增长44.82%。第三、从封装形式看,三种电芯装机量集体下降。

2019-08-08

国轩高科收获美国一车企不低于200GWh电池大单

在电动车时代,中国企业走到了全球前列,除了宁德时代之外,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电等企业,也都是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头部品牌。

2021-12-21

规划产能超100万吨 化工巨头疯狂“跨界”抢产

随着电池市场的持续复苏,对材料的需求加速爆发,吸引不少化工巨头跨界而来抢蛋糕。

2021-09-24

4月动力电池产量同环比双增:三元总量占优 势头更猛

其中三元电池产量6.7GWh,同比增长134.3%;电池产量6.2GWh,同比增长235.4%。多重因素驱动 电需求持续向好受惠于下游需求端多动力驱使,电渗透率加速提升,行业高景气持续。

2021-07-13

受益量价齐升 德方纳米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超8倍

8月25日,德方纳米公告,2022年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5.57亿元,同比增长492.89%;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847.44%;基本每股收益7.98元。

2022-09-02

中马路人才培训计划启动 柳职院助力马来西亚培养路人才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卢雨松)5月6日,马来西亚东海岸路运营与维护阶段招聘暨“中马路人才培训计划”柳州道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启动仪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67名马来西亚学生将以中国—马来西亚路现代工匠学院学历生的身份

《动力电池蓝皮书》:电池出现回潮 安全事故频发加速行业洗牌

2019-10-12 11:03:12 中国财富网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实施之后,动力电池市场将洗牌的声音不时泛

2019-10-12

宁德时代新工厂开始为特斯拉提供电池 双方工厂相距仅3km

我们从海外媒体insideevs获悉,宁德时代上海最新离子电池工厂开始生产,并为特斯拉供货。

2022-01-11

电动船舶领域电池“大显身手”

在主动力系统上,该船采用了亿纬能的动力电池组替代常规柴油机组作为主推进动力,整船设计多组电池组互为备用,安全系数高,更是解决了传统柴油机推进的油污染和碳排放问题。

2020-10-30

7月超三元,总装机量1-7月超去年全年!

其中,电池装机量约为6.21GWh,占比51.4%;三元电池装机量量约为5.84GWh,占比48.3%;锰、钛总装机量占比约为0.3%。

2021-08-24

六氟扩至30万吨

2021.6-2021.7六氟扩建情况此外,考虑其它企业如延安必康、杉杉股份、天津金牛等此前扩建计划,以及未来或有新的进入者,六氟规划产能已超30万吨。

2021-08-30

新能源车高低端市场需求增量 带动三元及电池需求

另一方面,盐大厂对下游控价能力较强,价格或仍有上调趋势。工碳方面,准电碳热依旧,11月需求仍有小幅提升,叠加部分企业技改至产量下滑,工碳价格仍有小幅上调空间。

2020-11-16

20万吨 又一家化工企业进军新能源

项目分两期建设,首期5万吨/年项目预计于2022年2月建成投产,二期15万吨及30万吨/年硫矿制、40万吨/年硫磺制、20万吨/年等配套项目预计于2022年12月建成投产。

2021-08-20

AI+钢 “加”出新动能

广西首条智能化全自动钢分析检测线实现了从接样到分析,仅用170秒便可反馈检测结果。 (柳钢集团供图)柳钢集团冷轧厂利用数字人AI助手,实现生产信息分析,优化操作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