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磷酸铁锂停止接单了? | 耗时 27 ms

上游碳价格走高 偏强运行

根据生意社监测的数据显示,截8月11日国内动力型优等品均价在52000.00元/吨,最近一周内市场平稳运行为主,相比上周同期价格没有明显变化,下游刚需采购,价格波动范围不大,商谈氛围平淡

2021-08-13

电池涨价“前夜”

瑞浦能源市场总监张小聪对高工电表示,公司目前动力订持续增长,当前主要供货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客户结构较为稳定。其中电池供货占比达7成,预计今年电池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

2021-02-25

是如何打败三元电池的?

电池可能会取代三元电池,重回市场主流吗?两年前产业关于电池的预言,两年后在资本市场实现

2021-11-03

观察 ▏成本优势“大缩水”?

推升材料价格上涨的背后直推手是电池级碳价格的暴涨。碳是目前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碳价格从去年开启“飙涨”模式,直大幅提升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成本。

2021-07-13

价格全年上涨60%

截至12月28日,价格是168000元/吨,相比今年1月105000元/吨,全年整体上涨60%,涨幅达到63000元/吨。不过相比2021年,价格涨势有所放缓。

2023-01-30

开始打赢“翻身仗”!

行业数据显示,今年5月我国电池月产量同比大增317.3%,达8.8GWh,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63.6%,远超三元电池的5.0GWh;而且1-5月我国的积累产量29.9GWh,也已经超过三元

2021-07-15

:“落难王子”复仇记

第一,针对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宁德时代推出CTP技术,从工艺优化的角度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第二,今年国家针对高续航汽车的补贴退坡,三元电池的成本比较高,补贴退坡后会影响中低端车型的选择

2021-03-05

电池量产“前夜”

当前电池经过多年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在能量密度上的瓶颈依旧存在,提升空间不大,同时价持续飙升,也让主打性价比的电池经不起长期的价格上涨,因此市场将目光投向的升级版——

2022-04-22

分析电池的市场发展

近日,万联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等多家投资机构均在研报中预测,由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三元电池优势减弱,电池的市场份额有望回升。电池的春天真的要回来吗?

2019-06-12

电池成“香饽饽”

导读:未来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占比仍有提升空间,有望达到50%左右的水平电池具有安全、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且成本比三元电池低15%,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电池的投入

2021-07-28

谁是电池之王?

占总产量50.3%,这意味着截至今年目前,电池产量已经超过三元电池。

2021-07-14

电池坐上5G“风口”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需求量约10GWh。未来电池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加。

2020-04-29

电池为啥这么受宠?

搭载电池车型热销业内认为,10月电池持续爆发的直原因是以比亚迪汉EV、五菱宏光mini为首的爆款车型热销。

2020-11-18

电池回潮引人关注

近日,奔驰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旗下入门级新能源汽车中转向使用价格更便宜的电池,以防入门级车型中使用的部分金属原材料价格飙升所带来的成本问题,这再次引起业内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关注。

2021-11-08

材料top10企业出炉!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材料出货量达到47.8万吨,同比增长274.2%。2022年一季度,中国材料出货量17.05万吨,同比增长268%。

2022-05-27

4万+的将成为常态

2020-12-29 10:25:16 鑫椤电“小厂再涨2000元/吨,大厂上一波价格没动,这次一次性涨3000元/吨。”某企业近期对外的报价开始出现调涨,涨幅比预期中高不少。

2020-12-29

!全球第二将于明年量产电池

5月24日消息,据 BusinessKorea 报道,全球第二的电池企业LG新能源计划从2023年10月开始生产标准尺寸的LFP()电池。

2022-06-14

行情好于预期 上调2021年需求预期至25万吨

2020-12-15 09:55:17 鑫椤电四季度行业好的有些超出预期。前两个月,笔者在做1-9月份回顾时,预判2021年LFP产量有望冲击20万吨。

2020-12-15

2022市场年度大事件回顾T10

3、11月宁德时代招标,多数头部企业均有中标2022年11月份,宁德时代对2023-2025年未来三年采购需求量进行招标,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常州源、圣钒科技、江西升华、重庆特瑞等头部企业均有中标

2023-01-30

韩系电池厂商“扑向”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特斯拉等车企也将重心转向路线,LG新能源为提高市占率、维护现有客户,必须要进一步布局电池。

2022-08-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