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 | 耗时 11 ms

苹果承诺到2030年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中和

2021-09-13 11:22:19 拉美贸易经济网苹果做中和公司已经两年多了,但今天,这家总部位于库比蒂诺的公司宣布了一个巨大的新承诺,那就是到本十年末,整个供应链将实现100%中和。

2021-09-14

行胜于言,以绿色ICT创新使能低社会

全球气候变化在不断加剧,经济进步与自然边界的协同性已是全球性课题,“中和”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呼声。

2019-09-25

光伏,中和“中军”: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44个国家和经济体正式宣布中和目标,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让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计划设定2050年之前实现中和。

2021-03-26

推进煤炭节能降耗技术,助力 “双”战略目标

实现达峰中和,是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

2022-08-10

山东济南:力争“十四五”末率先实现排放达峰

“围绕实现达峰中和,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系列基础工作,如编制完善年度温室气体清单,夯实达峰数据支撑基础;开展济南市达峰课题研究,积极探索达峰实施路径;广泛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强化能力提升。

2021-04-18

全球首家中和光伏电池片工厂开建

此外,楚雄工厂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工厂屋顶安装光伏组件,同时附加利用当地水力进行发电,成为全球首家实现中和目标的电池片工厂。

2020-12-31

中国发展高质量绿色建筑向“双”目标发力

“零小屋”是中国在建筑领域发力低节能环保的缩影。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而绿色建筑是实现“双”目标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2021-07-06

分布式发展、数字赋能,双良践行低使命

随着我国提出“达峰、中和”目标,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将节能提效和绿色转型作为了关键词,许多工业企业通过积极落实减理念,已经在节能提效和绿色转型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022-01-11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双”行动纲要发布

22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达峰与中和行动纲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实现“双”目标的三条路径和十项重点措施。

2021-06-23

助力“双”目标 温室气体监测站网如何布局

,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7-22

“氢能经济” 提供了一条极具潜力的脱路径

Bhavnagri说:“如果清洁氢气产业的规模能够起来,许多难减排的行业都能以很低的成本通过转用氢气实现脱。”

2020-03-31

到2040年亚太地区脱支出将达3.5万亿美元

这必须包括对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的投资,从现在到2040年,这些投资统称为零能源。亚太地区的大部分脱法律和法规将来自电力和交通部门,因为这两个部门去年均占该地区排放的50%以上。

2019-11-20

全国市场平稳运行 推动形成有效价格信号

在业内看来,全国市场运行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价信号,以引导和激励各行业低转型、加强资源合理配置并促进投资。

2021-07-30

交易市场开启:深耕光伏的民企又迎新机遇

简而言之,交易就是企业间通过一定机制买卖二氧化排放权的交易行为。而在全国性排放交易开始后,被纳入控排范围的企业将会获得一定排放配额。排放配额是控排企业每年得到的免费排放配额。

2021-02-05

锂二氧化电池未来发展方向或被重新定义

锂二氧化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7倍以上。此外,锂二氧化电池能够在输出电能的同时将二氧化固定为酸盐和,因而具有储能和固的双重优势。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世界对各类能源的庞大需求。

2023-02-24

辽宁组织开展达峰行动 推动节能降耗减排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排放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直观的看,就是以年代为横轴、二氧化排放量为纵轴的排放曲线呈现较平稳持续高值

2021-02-26

日本2017-18财年排放量降至8年来新低

日本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18财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92亿吨二氧化当量,连续第四年下降,较前一财年的13.08亿吨二氧化当量下降1.22%,创2009年以来新低。

2019-04-17

江苏排放强度提前完成目标:累计下降24.5%!

2020-07-02 09:24:07 科技日报   作者: 金凤  7月2日是第8个“全国低日”,今年的主题为“绿色低 全面小康”。

2020-07-02

“数据大脑”描绘“足迹” 新技术促减排见实效

  企业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排放数据应有尽有,个人衣食住行排放占比一目了然……如今,根据能源消耗数据就能生成“足迹”。

2023-05-31

“十三五”青海省排放强度降幅居中国首位

同时‘十三五’青海省排放强度降幅居中国首位,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1-05-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