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金 | 耗时 16 ms

国际车企发起“中和”挑战

2019-11-27 09:18:16 经济参考报在第二届进博会汽车展区,新能源技术及产品无疑是一大亮点,国际车企竞相拿出“绿色”解决方案,从能源生产、储存、消耗等全流程降低排放量,以接近净排放为零的

2019-11-28

山西以绿色低为方向 加快构建清洁低、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2020-10-14 11:25:22 吕梁日报近年来,山西以绿色低为方向,加快构建清洁低、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0-10-15

我国森林植被总储量已达92亿吨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目标承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达峰、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2021-01-14

贺克斌院士:中和是科技创新的竞争

2021-06-17 10:33:21 科技日报我国市场将于今年6月底前正式上线交易,中和路径进一步明确。

2021-06-17

打卡SNEC | 共探零 “天能瓦”全球首发

2021-06-03 22:54:26 中国能源网达峰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5月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表示: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07-19

刚线的崛起

此后一年,这家刚线龙头一直在等待证监会放闸。收购宝美升39%股份则是美畅新材完善产业链的重要一步。宝美升主营合钢丝、属丝绳业务。去年上半年,该公司跻身为美畅新材的上游原材料前五大供应商行列。

2019-07-17

南京打出减污降组合拳

2021-08-30 08:54:55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十三五”以来,南京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5.6%,全市域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22%……8月25日是全国低

2021-08-31

被资本“抛弃”的风科技怎么了?

截至5月19日收盘,风科技市值仅423.2亿元,落后最大的竞争对手明阳智能近百亿元。

2022-06-08

引领 氢启未来(上)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021-12-01

“大功率”加码,竞速中和

2021-04-02 13:05:46 中国能源网3月30日,由中山大学、索比光伏网、索比咨询等联合主办的2021竞速中和第八届广东省光伏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以中和目标下的光伏新机遇为契机

2021-04-02

秦海岩:迎接呼啸而来的“中和”时代

从全球话语角度看,一场重塑低经济规则的国际竞争已开始。实现中和是一场涉及能源系统、工业系统等全面的系统性变革,需要大量的资投入,将催生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在内的百万亿级别的绿色投资机会。”

2021-07-16

聚焦“双目标” 中国多名专家解析能源革新

中国如何实现达峰、中和的“双目标”,已成为当下的大热话题。

2021-04-30

中和目标下煤电未来如何定位?

但对于排放已经达峰的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它们有60至70年的时间从“达峰”平稳过渡到“中和”,但中国则承诺,将用3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转变。

2020-12-03

关于印发《国家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开展制度创新、加强政策供给,不断完善有利于绿色低发展的政策机制。——坚持安全降

中和”成功实现的关键:氢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简单来说,达峰和中和对我国的压力不容小觑。

2020-12-11

中和,未来四十年的财富大转移!

除了电力行业以外,钢铁、水泥、化工、有色属等高排放行业也会陆续纳入到交易体系,最终达到凡是能耗超过一万吨标煤的企业,都将进入全国市场,总的控排企业将超过一万家,它们的排放将通过市场手段受到最严格的控制

2021-06-15

风电将如何实现全生命周期零排放?

风电作为仅次于核电(成本造价更高但排放更低)的低排放发电来源,有望早日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中和。01、风电全生命周期的排放有多少?

2021-07-23

生物质发电助力黑龙江省实现“双”目标

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生物质发电也可以说是一种无排放的发电。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鼓励融机构给予生物质发电项目中长期信贷支持。

2022-02-14

城市达峰这几大潜在风险要警惕

2021-06-02 14:09:25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作者: 陈睿欣  “达峰、中和”工作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不要走进“双速胜论”“消极悲观论

2021-06-03

我国减按下“加速键”,广东省如何付诸努力?

广东排放配额交易量、交易额均居全国第一“二氧化气体虽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却是引发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2020-12-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