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1年,要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哪些热词,“减污降碳”必在其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减污降碳”一词频频出现于各个重要会议。
在最近市政协举行的重点协商办理“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案专题座谈会上,有关部门坦言:“总体判断实现该目标有基础,但难度很大。”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上海还有哪些关要过?
锚定“双碳”目标 地热新能源回报社会迈向“双碳”时代,发展和建立清洁、低碳、安全和高效的能源体系不仅是当前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所向,更是大势所趋。
——零碳未来的规则——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无碳未来需要规则。欧盟对冰箱和吸尘器等电器的标准是一个很少被提到的成功案例。它们迫使制造商生产出能耗更低的产品。
2021-04-01 08:20:00 中国能源网3月22日,能链宣布完成新一轮2亿美元战略融资,领投方是全球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之一——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也是能链新的股东。
2020-12-18 08:45:1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徐锐 全球碳排放可能使全球上升的温度比预想高出18%,这可能使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方面的时间少于预期
记者:我们知道应对气候变化与污染防治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目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经启动一个月,请介绍一个月以来的运行情况。碳市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全国碳市场建设还存在哪些挑战?
“实现‘双碳’目标,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市场条件和发展氛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作者: 李禾 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十四五”期间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时期,我国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近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主办的“碳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研讨会上说。在他看来,实现碳中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涉及碳排放权有效分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
习近平主席继9月22日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12月12日再次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我国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同时对绿色转型作出重要指示,让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润安倍感振奋
而碳排放增长2.0%,是最近七年的最高增速。BP的经济学团队认为,能源消费上升的直接后果是碳排放的进一步攀升,而频繁的异常寒冷与炎热的天气又使社会增加了供暖与制冷的需求。
投资商Aquila Capital公司EMEA地区主管 Hendrick Bohne日前表示,储能系统可以使全球经济脱碳,亚太地区也不例外。能源是所有人类活动所必需的要素,它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准备了4份建议,涉及发展绿色物流、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民用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居家养老等热点话题。
8月30日,围绕"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一主题,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施耐德电气电网行业架构师王照做客麒麟学院"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