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纤维 | 耗时 12 ms

全球首批捕集、利用与封存中心定址

会上,OGCI正式宣布将实施“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撬动者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建设低工业中心,逐步形成商业和技术可行、安全环保的CCUS产业,推动实现《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减排目标。

2019-09-25

2019年德国排放总量降低至8.11亿吨

多万吨,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减少约35%。

2020-02-28

浮动“发电厂”建设,二氧化成为燃料?

目前,一个来自瑞士和挪威的研究团队已经迈出了一大步:该团队提出以二氧化为燃料生产甲醇,二氧化在该过程中充当能源,而不是简单的化石燃料衍生物。

2019-06-11

南京新型电力汽渡船一年减少排放172吨 打造港口船舶绿色低的样板

作为长江南京段唯一的跨江汽渡,板桥汽渡加快新能源和低环保等新技术、新装备在渡船上的应用研究。

2021-12-31

南京新型电力汽渡船一年减少排放172吨 打造港口船舶绿色低的样板

作为长江南京段唯一的跨江汽渡,板桥汽渡加快新能源和低环保等新技术、新装备在渡船上的应用研究。

2021-11-26

参与中和,全球资管巨头发力了!

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中和。除了积极发行低基金外,这家巨头最新的动作,就是计划“入股”燃煤电厂来加速推动中和转型。

2021-08-04

氢能作为低和零能源正在脱颖而出

记者了解到,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和零能源正在脱颖而出。21世纪,我国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

2019-08-14

全国排放市场累计成交额达68亿元

—生态环境部:下一步加快推动市场建设2019-06-20 09:51:02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李彪  中国排放交易市场正在快速发展,排放交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9-06-20

中和背景下氢能发展的初步思考

2020年10月份,欧盟议会进一步重申承诺中和目标。在此背景下,全球氢能经济发展、绿氢制备逐步进入2.0阶段,即推进能源领域深度替代,最终促进尽快实现中和。

2020-12-03

吉电股份将在2023年前实现达峰

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将超90%2021-03-26 08:33:33 吉电股份   作者: 肖蓓  吉电股份举行战略合作伙伴论坛暨战略发布会2020年9月份,“3060”排放目标提出

2021-03-26

中和之下,宁德时代“猛攻”储能

“能源转化和存储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 正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所说,随着“双”升级为国家战略目标,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电化学储能正御风而起。

2021-08-19

生态环境部:将排放纳入环评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将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2021-06-09

加速脱 日本ESG投资方兴未艾

2021-08-27 08:19:12 科技日报   作者: 刘 霞  日本《读卖新闻》在8月23日的报道中指出,为适应全球脱大趋势,实现本国制定的零目标,日本金融机构加大了

2021-08-30

中煤地质总局中和研究院挂牌成立

2021-07-12 13:08:17 科技日报   作者: 陈瑜  为响应党中央号召、顺应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助力实现“达峰、中和”目标,中煤地质总局中和研究院于

2021-07-13

电动车新国标驱动低绿色出行中的隐与忧

克能新能源创始人、国家级专家、哈工大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首批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柯克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国标中关于对电动车的轻量化定义,其中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贡献是新国标的低化效应

2023-01-30

广西全额消纳清洁能源 助力达峰中和

落实达峰、中和目标,电力是主力军,新能源是主战场。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点,广西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更好地消纳新能源,保障能源和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可靠。

2021-11-03

第一个宣布达峰时间的央企出炉

—提前七年实现达峰!2020-12-10 10:54:00 能见EKnower   作者: 大飞  第一家公布“达峰”时间表的能源央企出现了。

2020-12-11

观察 | 能源生产和消费需向低化推进

党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低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19-08-01

实现“双”目标,要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一、要统筹有序做好达峰、中和工作统筹,是将达峰、中和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要和其他工作做好统筹,不能为了实现减而影响经济发展,要做好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的协同工作。

2021-08-06

引领 氢启未来(上)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021-12-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