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纤维 | 耗时 14 ms

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减排国际承诺

持续落实“十三五”强度下降目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

2019-11-28

政策加码 重点行业减路径逐渐清晰

据了解,近段时间,随着全国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生态环境部在多地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排放环评试点,重点工业行业达峰行动力度也逐渐增强,减路径逐渐清晰。

2021-08-26

“双”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与应用——“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成功召开

为此,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22年7月8日下午在北京湖北大厦举办了题为“双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与应用”的主题研讨会。

2022-08-10

提质增效 “数字能源”与“双”目标偕行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达峰、中和远景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需要实现全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系统性低绿色变革。

2021-08-02

科技最新产品动态:400Wh/kg级锂金属电池3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超过90%

3月21日,盟科技向国际客户交付了新型METARY®EL系列锂金属电池产品。

2023-03-29

实现中和并不轻松 关键是科技创新

2021-09-06 08:52:00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科技支撑达峰中和中和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中和绿色技术服务展区、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

2021-09-06

车主邦合伙人刘新桐:SaaS将为油站带来四变化

2019-10-19 21:03:43 中国能源网探讨行业新模式、新思,为城配行业发展助力。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城市配送发展峰会”在广州顺利召开。

2019-10-21

能源企业如何抓住减排的历史机遇

高度重视交易和资产的管理市场作为全社会实现最低成本减排的工具,是落实我国二氧化排放达峰目标与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2021-04-09

全国交易市场开市,居民电价会涨吗?

首批纳入市场覆盖企业的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这意味着中国的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2021-07-22

中和”在中国爆红:热闹背后的冷思考

一些企业将“中和液化天然气”交易视为中和的创新举措,但液化天然气会释放包括二氧化在内的大量温室气体。“中和”一词正在中国快速流行起来。

2021-04-13

生态环境部2022重点任务:健全排放数据管理长效机制

要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护”,做到对党忠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22-01-11

苗中泉 | 中国交易市场发展趋势研判

首批参与排权交易的企业,其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意味着中国的排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

2021-08-27

2035年零发电系统成本远低于煤电

从十八大报告确定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三大特征之一,到向《巴黎协定》谈判进程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里面明确提出2030年左右达峰,再到《“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实施近零排放区示范工程,一直到近期的中和目标

2020-12-04

二氧化是人类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

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好循环严重失衡问题,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

2019-09-26

千亿交易规模的全国市场重磅登场

但全国市场的启动是中国建立市场机制之路上的一大里程碑,辅之以其他监管措施,中国中长期减排效果可期。本报告旨在介绍全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并分析其潜在影响。

2021-02-23

酸锂“向上飙” 新能源车“往哪走”?

然而,涨价凶猛的酸锂,似乎已经成为这一目标路上的“拦路虎”。2月中旬,欧拉品牌向终端下发黑猫、白猫停止接单的通知。

2022-03-09

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上线

排放权是指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包括可供的排放权、所需的排放权两类。

2021-06-30

欧盟力推“边界调整机制”

当日,欧盟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边界调整机制”的相关情况。

2021-07-16

周大地:“双”目标和“十四五”能源发展

我今天上午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双目标和“十四五”的能源发展问题。双目标意义非常重大,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双目标高度重视,提出力争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6-07

张家口市《低管理计划》重点任务解读

场馆方面,推动赛区场馆低节能项目建设,完成赛区建设总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超低能耗低示范工程;新建场馆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最高等级要求;建设能源管控中心,推进赛区场馆运行能耗和排放智能化管理。

2019-09-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