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汇 | 耗时 20 ms

国务院: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排放权交易市场

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实施金融支持绿色低发展专项政策,设立减排支持工具。

2021-03-29

全程零排放 “智慧零”码头在天津港投入运营

……“智慧零”引发集装箱码头技术新变革此次,天津港集团升级自动化码头2.0方案,推出“智慧零”码头全新理念,基于单小车岸桥+地面智能解锁站+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ART)+水平运输边装卸堆场核心工艺,

2021-10-19

【两会关注】代表委员建议和提案中的达峰、中和

建议扩大全国市场覆盖行业和取消纳入企业门槛,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市场交易体系,不再设立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当量门槛,避免大量中小企业排放不受约束,造成排放公平义务的缺失

2021-03-11

解困占地瓶颈光伏农业助力达峰中和

12月26日,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生态文明下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表示,中国实现“双”目标,减少二氧化排放,需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2022-01-04

近期可申报项目总(2024年第13期 总第19期) | 更新至2024年7月26日

近 期 可 申 报 项 目 总2024年第13期(总第19期)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科整理发布             

近期可申报项目总(2024年第12期 总第18期) | 更新至2024年7月11日

近 期 可 申 报 项 目 总2024年第12期(总第18期)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科整理发布             

近期可申报项目总(2024年第11期 总第17期) | 更新至2024年6月28日

近 期 可 申 报 项 目 总2024年第11期(总第17期)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科整理发布             

聚焦“双目标” 中国多名专家解析能源革新

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二氧化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达峰、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2021-04-30

韩文科: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达峰、中和”的关键

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发展到2030、2060年,实现“达峰、中和”的路径基本上是锁定的、可行的,而且信心十足。

2021-06-24

京东绿色低成效显著 入选联合国机构减报告

《企业中和路径图》提供了详细的实践案例和企业减排路线图设计。京东作为代表企业,绿色低的运营成效入选了本次报告。

2021-07-29

四川省国资委出台省属企业达峰中和指导意见

2021-06-10 13:01:15 四川省国资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达峰中和决策部署,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近日,四川省国资委研究出台《关于省属企业达峰中和的指导意见

2021-06-10

压减7000多亿元“两高”项目 “高城市”榆林谋低转型

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陕西榆林市在“双”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为实现“双”和“双控”目标,榆林市不仅要求一批能化项目停产、整顿,还主动压减7000多亿元投资的“两高”项目。

2022-01-05

两大文件或年底前发布 钢铁业绿色低发展将提速

2021-09-09 08:31:44 格隆从业内获悉,钢铁行业两大重磅文件《钢铁行业达峰实施方案》及《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预计在今年底前正式发布。

2021-09-09

19家垃圾焚烧发电上市企业2021年业绩总 光大环境领跑!

总结2021年已经过去,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时期

2022-06-08

浙江推行重点行业排放评价 评成项目上马关键

由此,浙江成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评价工作的省份。  “根据新规,项目排放水平过高,就会被叫停。”

2021-08-09

关注 | 解振华:中国正制定达峰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中国已宣布二氧化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7-26

新能源技术是实现达峰中和的必然路径

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中和行动的关键手段。”

2021-07-22

王志刚:达峰中和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实现达峰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我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2021-06-22

陈新华:分清的双重身份,走中国特色的中和之路

,把二氧化的排放降到最低,避免逢必反,急躁冒进。

2021-04-06

助力实现“双” 新能源汽车还需“跨界协同”

“汽车行业面临低转型的巨大压力,以汽车为主体的道路交通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左右。”

2021-09-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