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核查如何做?只有排 | 耗时 28 ms

必维加入“达峰与中和”服务工作组,为企业量身定制管理战略

2021-01-18 08:39:33 必维集团上海2021年1月15日 /美通社/ -- 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实现“达峰”和“中和”,中国节能协会交易产业联盟在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的指导下

2021-01-18

二氧化“变废为宝”助力“双”战略

该项技术可以捕获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变废为宝”的同时助力“双”战略。李东介绍,从大的层面来讲,中和指所放的二氧化和吸收利用的二氧化达到平衡,涉及技术。

2021-09-09

黄河流域入河污口“开” 重点关注工业聚集区

真正摸清污口底数,才能进一步梳理分析问题及成因,开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不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2020-08-26

生态环境部介绍市场情况及面临挑战

下一步推进?谢谢。黄润秋: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放的一种市场手段,这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手段。

2021-08-19

减少放污染!我国7月起实施机动车放召回

二是由于不符合规定的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导致机动车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三是由于设计、生产原因导致机动车存在其他不符合放标准或不合理放。

2021-05-21

融入全球绿色低变革的产业链

围绕“双”背景下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融入全球绿色低变革的产业链、在基建全周期融入绿色理念等热点话题,嘉宾们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2021-07-29

虚拟科学会议建立新型“社交”

这场5小时的会议是一项实验,旨在测试将面对面的科学会议变成虚拟会议的可行性,以减少参会者空中飞行产生的大量足迹。很多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的组织者已经开始采取各种方法减少放。

2019-12-31

电动汽车及充电网是实现“3060”目标的效路径

这一宣言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的加速键。实现中和的效路径就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让车不烧油;大幅提高新能源占比,让发电厂少烧煤,从源头上解决放的问题。

2021-03-10

两会代表关切:“风光”背后,零属性生物质能为裹足不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的建言都与农林生物质能产业相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2022-03-11

推动工业绿色低循环发展

我国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  记者: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信部在推行绿色制造方面了哪些努力,取得的效果?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助力“双”目标实现?  

2022-09-21

广州河长办拉网式 零容忍治污

白云区大源村污水通过30厘米管道口直河道广州市河长办组织市水监测站、市流溪河管理办公室、市水务信息技术保障中心组成专项抽小组,在白云区、花都区河长办的支持和配合下,于3月12日至15日对白云区大源村和花都区狮岭镇狮岭社区污染源情况进行了专项督

2019-03-22

刘振亚署名文章:实现达峰中和的根本途径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具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惯性大、路径依赖强,要用不到10年时间实现达峰,再用30年左右时间实现中和,意味着放达峰后就要快速下降,几乎没缓冲期,实现减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2021-03-17

重磅 | 2020年风电整机商名公布!(附10年名)

2021-03-04 08:20:46 风电之声   作者: 罗玲艳  3月3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布2020年中国风电整机商新增吊装容量名。

2021-03-05

构建减污降精准治理体系

,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放源头未能全面识别,减污与降的决策措施及施策路径无法效整合,法律、政策、财政金融、人员等基础性保障措施亟须加强,科学评价及反馈机制待建设,部分地区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或“

2021-12-31

构建减污降精准治理体系

,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放源头未能全面识别,减污与降的决策措施及施策路径无法效整合,法律、政策、财政金融、人员等基础性保障措施亟须加强,科学评价及反馈机制待建设,部分地区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或“

2021-11-16

华为另一面:光伏老战场,中和新目标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2-23

为全球海运减提供“中国方案”

刘欢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环赤道走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中东和欧洲水域,船舶温室气体放量密集,航线二氧化的最高放强度高达每海里2.21万吨,位于连接东亚和欧洲的主要通道——马六甲海峡附近。

2021-12-31

为全球海运减提供“中国方案”

刘欢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环赤道走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中东和欧洲水域,船舶温室气体放量密集,航线二氧化的最高放强度高达每海里2.21万吨,位于连接东亚和欧洲的主要通道——马六甲海峡附近。

2021-11-30

中科院:地热能将纳入国家中和路线图,明晰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在会上表示,地热能将作为五大非基能源之一纳入国家中和路线图。图为大会现场理解“达峰”“中和”?

2021-07-15

日本将于2050年实现中和

2020-11-02 14:26:59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0月26日报道,日本政府近日表示,将于2050年实现中和,“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或能在日本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0-11-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