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排 | 耗时 17 ms

地源热泵提升空调使用能效 武汉首座“近零”大楼开工

,将让在未来投用的中建三局一公司新总部大楼,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00吨,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8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4.3%。

2022-08-11

中国、美国、欧盟三方代表推动全球定价机制

此次线上会议由国际金融论坛、欧洲定价工作小组和美国保尔森基金会联合举办,目的是在今年11月将于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推动关于全球范围采纳定价的讨论。

2021-07-14

工业互联网+双 广域铭岛助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绿色转型

在实现“达峰、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不仅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必要引擎,也是推动“双”的重要设施。  

2022-06-02

中和”成最强风口?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0-12-22

江西:建设绿色低城市!

到2030年前,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城乡建设绿色低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建筑节能、垃圾资源化利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2022-11-21

铸锭单晶产品足迹优势

2019-07-15 16:24:04 SOLARZOOM光储亿家7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了节能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工作。近年来,各国对节能减目标已达成共识。

2019-07-15

引领 氢启未来(上)

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减少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创造2.5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2021-12-01

湖北市场一个月新增开户超千户

2021-08-17 08:59:13 湖北日报   作者: 胡弦  全国市场开市后,随着了解达峰目标和中和愿景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湖北市场的关注度也持续升高。

2021-08-17

天津市超百家企业完成2020年度履约 市场履约率连续六年100%

2021-07-09 08:58:33 天津日报截至7月1日,纳入天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电力热力、钢铁、化工、石化、油气开采、建材、造纸和航空八个行业104家企业全部完成2020年度履约,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完成履约

2021-07-09

业界聚焦生物质能:支撑绿色低发展

在中国向着达峰、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能源结构的“绿色化”升级至关重要,而生物质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12-08

第一个宣布达峰时间的央企出炉

今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这意味着,国家电投计划提前七年实现国内“达峰”。

2020-12-11

跨国油企大谈“净零放”引争议

一方面,BP大胆瞄准“清零”,带动了能源资源类企业的减热情,壳牌、埃尼等欧洲油企纷纷拿出自己的减方案;另一方面,环保组织和行业机构则认为油企全面净零并不现实,BP此举很难产生共鸣。

2020-03-19

国内首个“风电场中和实践”项目启动!

2021-01-04 13:09:36 鉴衡认证2020年9月至今,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在联合国大会、G20领导人峰会以及气候雄心峰会等重要场合五次提到“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

2021-01-04

生态环境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全国市场

11月27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地谋划“十四五”期间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十四五”期间期望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市场,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

2019-11-28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院零放水处理技术在呼贝电厂落地应用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院)承担的内蒙呼贝公司极寒地区空冷机组脱硫废水常温结晶分盐零放项目一次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考核,标志着低院脱硫废水零放首台套工程示范圆满成功

2022-08-02

达信中国CEO李铭:助力“双”目标,保险大有可为

例如,日本政府可能会停止提供为海外建设燃煤电厂的融资和其他支持措施;印尼则表示,最终将逐步淘汰煤炭的使用,并计划引入碳排放税。

2021-09-07

中金公司推出《中和经济学:新约束下的宏观与行业分析》报告

从行业层面来看,能源领域产生了我国近90%的碳排放,能源减的难点不仅在于其存量体量巨大,更在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阶段,人均GDP持续追赶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

2021-03-25

城市建设改善空气质量了吗

一、什么是低城市建设政府通过低城市建设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低化升级,从而减少二氧化放。

2019-11-11

实现中和并不轻松 关键是科技创新

2021-09-06 08:52:00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科技支撑达峰中和中和国际合作发展论坛、中和绿色技术服务展区、中和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

2021-09-06

霍尼韦尔携手庄信万丰推广低制氢解决方案

技术和霍尼韦尔领先的捕集技术结合在一起,大规模生产低碳排放强度的氢(蓝氢)。该成熟解决方案为项目开发商提供了一种生产清洁氢的新选择。

2023-02-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