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端加大清洁能源利用的同时,要同步考虑生产流程、工艺和管理手段的优化,不能单一以减碳作为转型要求,而要将提高能效和减少碳排放作为企业转型的双重要求。
作为高耗能行业的长乐纺织化纤产业,走在了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全省前列。零碳工厂,是指企业通过节能改造、投资建设减排项目等方式,抵减自身的碳排放数额,使企业碳排放为零。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限制碳排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我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实际上世界各国都认为低碳转型是一场新技术、新市场竞争性的激烈赛跑,现在差不多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2021-06-01 17:24:00 china5e继去年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碳目标)、去年12月提出碳排放强度、碳汇和新能源发展等几项应对气候变化的总量指标后
北京时间5月6日晚,第十二届彼得斯堡气候对话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实现净零碳排放即“碳中和”的时间,将从2050年提前到2045年。
“零碳小屋”是中国在建筑领域发力低碳节能环保的缩影。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绿色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碳中和对光伏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早在多年前,光伏产业链登陆国内之时,就有声音质疑光伏产业链能耗高,造成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高于发电收益。随着自主技术进步和实践检验,这种质疑声音已经逐渐消失。
京东方科技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京东方半导体显示生产线屋面光伏装机容量约114兆瓦,年发电量10378万千瓦时,相当于30万家庭一年的照明所需,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万吨。
经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报告》指出,氢在实现净零排放、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到2050年可累计减少8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占所需总减排量的20%。
2021-03-18 11:17:26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作者: 李均柃 全球“碳中和”,中国实现路径已基本明确我国在2020年提出“30年碳达峰、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碳监测包括对温室气体(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常规或临时的数据收集、监测和计算,通过综合观测、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生态系统碳汇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碳源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信息
碳监测包括对温室气体(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常规或临时的数据收集、监测和计算,通过综合观测、数值模拟、统计分析等手段,获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生态系统碳汇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碳源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信息
2021-08-04 14:13:0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庞无忌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近日在接受中新社“
2020年,全球生产了约18.64亿吨钢,由于炼钢所用的能源大约75%来自煤炭,因此生产每吨钢时向大气中排放约1.9吨二氧化碳,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7% 以上。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