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排 | 耗时 19 ms

中国卫星数据显示全球净已达六千兆吨

这颗卫星被称为Tansat,并发现全球净为六千兆吨。从这个角度来看,六千兆吨大约是所有活人质量的12倍。研究人员说,根据卫星收集的数据,这一质量的似乎每年都会在陆地上放出来。

2021-07-26

当万物皆可发电,中和还远吗?

实现碳排放目标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机遇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6-30

中和:储能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2021-03-12 10:02:5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以下简称“30·60

2021-03-12

挪威“二氧化墓地”已初具规模

一直以来,各国为实现气候目标而不断努力,一些气候专家认识到,这项捕获和储存技术(CCS)是减少化石燃料行业碳排放的一种手段。

2022-09-14

洞察:从"智慧工厂"到"中和工厂"的赋能之道

 近日,施耐德(北京)中低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工厂)经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对其2020年度温室气体放量核查,获颁中和证书,成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第一家"中和"

张永伟: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协同减是重大挑战

中和目标下,全球汽车产业均处在重大转型过程中,低化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交通、能源、汽车等领域各自减进程正在推进。

2021-12-31

张永伟: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协同减是重大挑战

2021-08-27 09:33:41 中新网   作者: 刘文文  中和目标下,全球汽车产业均处在重大转型过程中,低化已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交通、能源、汽车等领域各自减进程正在推进

2021-08-30

中和突破口:电力为抓手,成本需传导

杜祥琬分析:“从2006年以后,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开始超过美国,每年全国大约放100亿吨二氧化,但从数据上看,我们的放增长已经在震荡,如果政策引导得好,我们应该能够实现这条曲线稳定达到最大值,不再增长

2021-05-21

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交易试点成立初期,一级市场采用免费向已有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额度,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放情况自行申请污证。这样做就导致高污染的企业获得大额度的碳排放权,造成资源配置低效。

2021-08-11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首个“双”行动纲要发布

根据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数据和碳排放因子初步估算,电力行业放二氧化占能源领域放的42%。推进绿色低发展,能源电力行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

2021-06-23

先行者!数字化创新赋能打造端对端零产业链

又如何为实现双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探索,我们坚信:解决之道在于打造端到端的零产业链,而科技创新是关键。未来真正的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放。

2021-09-13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数据中心驶入绿色低发展道路

《行动计划》还提出,鼓励企业发布数据中心路线图,引导数据中心企业开展碳排放核查与管理,加快探索实现中和目标。

2021-09-01

加速绿色低技术产业化

  2023年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第二届达峰中和科技论坛”于5月27日在京举办。本届论坛邀请了12位国内外“双”领域院士专家,围绕“能源关键科技发展创新”话题开展深入交流。  

2023-05-31

关注 | 解振华:中国正制定达峰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中国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7-26

推动工业绿色低循环发展

黄利斌: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对全社会实现达峰中和具有重要影响。

2022-09-21

隆基股份李振国:不引入氢能没办法进入深度脱

第三个阶段是新能源+储能以及早期的水电还有抽水蓄能调节,形成新型电力系统,形成脱。第四个阶段是氢的引入,除了电力系统是碳排放是一个因素,非电体系占的碳排放更大,不引入氢没办法进入到深度脱

2021-07-09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2020-09-28 11:00:44 新华社   作者: 高敬  9月27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09-28

全国市场6月底上线交易 正为首批2225家电企办理开户手续

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始于1997年《京都议定书》,交易成为全球推动减的市场化手段。2011年,湖北和北京、上海等七地,获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湖北市场交易启动。

2021-03-12

中和百万亿级“蓝海”,地热发展需乘势而上

“地热利用二氧化优势明显,高温地热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120g/KWh,与燃煤锅炉相比,利用热泵供暖其二氧化碳排量至少可减少50%;若热泵所需电力来自非基能源,则二氧化达100%。”

2021-07-26

煤电沙龙第十六期 | 电力行业市场交易机制探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家行动计划中,把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作为一项重要的应对方案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19年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总量的34%。

2020-09-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