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排放 | 耗时 17 ms

我国强度大幅下降

近年来,我国强度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强度比2005年下降45.8%;未来,将加快推进全国市场相关制度建设。

2019-09-02

倡导、交易资产、研发捕集 浙江对二氧化发起全面总攻

根据生态环境部测算,全国交易市场首批纳入的企业的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

2021-08-04

JFE提出新的目标 到2030年二氧化水平至少降低30%

2月8日,JFE钢铁公司提出新的目标,即在2013年二氧化水平的基础上,到2030年至少降低30%(此前的目标为降低20%)。

2022-07-25

JFE提出新的目标 到2030年二氧化水平至少降低30%

2月8日,JFE钢铁公司提出新的目标,即在2013年二氧化水平的基础上,到2030年至少降低30%(此前的目标为降低20%)。

2022-03-02

曹仁贤:关于收紧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

以下为“关于收紧权配额,尽快完善市场的建议”的建议全文。

2021-03-08

正确认识和把握“双”,能耗双控将向双控转变

意思是再次强调双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要充分认识我国现状,准确评估降难度,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抢功戴帽,搞运动式减

2021-12-13

多措并举完善权交易

权价格信号是企业决策重要因素对减企业而言,当预计量超出配额时,解决途径主要有四个:一是通过自行限制产量实现减,这一方式会带来较大的经济代价,微观上企业利润会减少,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会

2021-08-31

清华大学副教授赵明:生物质能是零和负途径的重要载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赵明带来了《基于生物质废物富氢燃气化的负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探索》的报告。此次报告主要围绕中和实现路径、生物质废物能源化潜力、富氢燃气化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探索展开。

2021-08-23

全国权交易今日启动

昨天,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简称“上海环交所”)发布全国权交易开市的公告,根据国家总体安,全国权交易于7月16日开市。

2021-07-16

我国工业节能减技术发展迅速 强度持续下降

我国二氧化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2-01

权交易市场法律构建

发展中国家印度的权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在世界交易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其市场潜能无疑是巨大的,构建中国的交易市场必将会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2021-08-31

达峰中和目标下 钢铁行业压力明显

当前,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钢价、进口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达峰中和目标下,钢铁行业压力明显。钢铁进出口关税调整,凸显怎样的政策导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就此进行解读。

2021-05-06

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第五条 全国权注册登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权交易产品登记,提供交易结算等服务。全国权交易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开展权集中统一交易。

中国启动权交易市场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发电行业直接烧煤,二氧化量比较大,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市场控制温室气体的积极作用,协同减污降

2021-07-26

全国权交易谁将受益?

在多方努力之下,最终中和一定也会提前。01 中国将成为最大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国权交易市场在随着“中和”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的同时,架构与分工也逐渐明朗。

2021-03-26

2020年度广东省深圳履约工作顺利完成687家管控单位100%履约

2021-08-11 08:39:30 深圳特区报   作者: 窦延文  8月9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市2020年度履约工作已顺利完成,履约率达100%。

2021-08-11

中国10年间减少35%

2020-07-24 08:06:41 经济日报   作者: 苏海河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在欧洲专业杂志发表论文称,观测发现从2009年开始,10年间中国减少了

2020-07-24

德国2019年量显著降低

2020-01-09 10:28:58 新华社   作者: 张毅荣  德国一家智库7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德国2019年二氧化量比上一年减少5000多万吨,这使德国向实现

2020-01-09

聚焦企业核算需求,联想推出核算平台免费试用

只有企业早早抓住“双”机遇,弄清楚企业的量,知道怎么减,才能在未来“双”领域,在大交易市场下及早布局。  落实“双”目标,核算十分重要,建立可参考、标准化的核算体系是关键。

2022-06-20

全程零 “智慧零”码头在天津港投入运营

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全球首个实现车路协同超L4级无人驾驶在港口规模化商用落地;全球首个实现真正意义上“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全工况、全场景泛在智能;全球首个实现绿电自发自用、自给自足,码头运营全过程零

2021-10-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