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排放 | 耗时 16 ms

先行者!数字化创新赋能打造端对端零产业链

又如何为实现双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探索,我们坚信:解决之道在于打造端到端的零产业链,而科技创新是关键。未来真正的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

2021-09-13

中方呼吁: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 更早实现净零乃至负

中方呼吁,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更早实现净零乃至负,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上展现更大雄心。

2021-09-22

红杉中国发布“零报告” 十大中和行动愿景首度曝光

2021-04-23 08:05:00 5e4月22日,在第52个地球日,红杉中国首度发布中和报告:《迈向零——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变革》报告(以下简称红杉“零报告”),深度探讨了投资机构如何助力迈向零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探索

2021-04-23

实现达峰中和 核能将迎更广发展空间

2021-04-16 09:34:58 科技日报   作者: 陈 瑜  科技支撑达峰中和“要实现达峰、中和目标,必须加快发展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核电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2021-04-18

2018年单位GDP二氧化下降4.0% 中国已基本扭转温室气体快速增长局面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继续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强度持续下降。

2019-11-29

中和的博弈与破局

欧盟大幅提升2030年目标,未来高产品出口欧盟或将面临税压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减压力增大。中国化石能源占比超80%,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021-03-18

张希良:未来中国市场规模或超70亿吨 价仍有上升空间

首批参与全国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单位超过了2162家。

2021-08-04

关于印发工业领域达峰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达峰中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协同降管理、低评价类标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中和目标转变。

大省的艰难十年:内蒙古将为达峰付出多大的代价?

马军列举了一串数据,目前内蒙古总量位列全国第四,人均强度全国之最,的年均复合增速也“位列前茅”。

2021-06-03

​跨区域复制“中和”经验,卡奥斯在天津再造“双”示范园区

而作为生产的主要承载平台,我国工业园区可占总量的31%,因此,深入挖掘园区绿色建设和发展的系统作用和集成效应,对我国实现“双”目标至关重要。

2021-07-01

2100年全球均温或升高7℃,科学家呼吁减少

科学家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减少二氧化量。据报道,联合国气候专家小组将于2021年发布新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报告,这将是自1990年以来的第六个报告。

2019-09-18

双良节能 以“低”辞旧岁 以“零”迎未来

2021年全力协助各企业推进节能降,开创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发展新局面。

2022-01-05

河南审议通过达峰中和行动方案

2021-07-07 08:52:38 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6月30日,河南省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省达峰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推进达峰中和工作方案》。

2021-07-07

山西金融机构密集推出项目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11月8日推出支持工具后,连日来,山西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快速响应,开辟“绿色通道”,迅速推动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贷款相继落地。

2021-12-31

山西金融机构密集推出项目贷款

2021-12-10 09:39:12 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马永亮  中国人民银行11月8日推出支持工具后,连日来,山西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快速响应,开辟“绿色通道

2021-12-10

司法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就《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答记者问

答: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等温室气体、助力积极稳妥推进达峰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来,我国权交易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部2022重点任务:健全数据管理长效机制

配合出台达峰、中和“1+N”政策体系。全国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结束。首次组织开展电力行业报告质量监督帮扶专项行动。

2022-01-11

数币低成绩单:300万用户参与共减近两万吨

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支付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中和深入百姓日常生活、倡导绿色低生活方式的重要突破口。3月3日获悉,美团单车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近日交出了“绿色半年报”。

2022-03-04

源头减,山东“重型”企业这样规划布局

《实施意见》从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实施减量替代、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评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控要求。

2021-12-31

源头减,山东“重型”企业这样规划布局

《实施意见》从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实施减量替代、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评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控要求。

2021-09-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