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碳税、碳汇等市场机制创新方式抵减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额,实现企业向外界环境的综合碳排放为零的新工业制造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董进建议,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建立可再生能源与碳排放数据的可信认证协作机制,增强我国低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0-12-08 11:25:49 南方电网报 作者: 刘杰 中国今年明确要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个过程中将对能源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碳中和对光伏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早在多年前,光伏产业链登陆国内之时,就有声音质疑光伏产业链能耗高,造成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高于发电收益。随着自主技术进步和实践检验,这种质疑声音已经逐渐消失。
12月26日,在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生态文明下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表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需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研究表明,排放标准政策趋严,促使中国钢铁污染排放降低近50%。该成果将为高精度准确测算我国工业大气污染与碳排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研究提供支持。
22:19 国家电网报 作者: 李婕茜 王宏霞 截至8月16日24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16个县和1个乡镇连续100天全部以水、风、光等清洁能源供电,2400小时用电零排放
10:27:27 中国煤炭网 作者: 联合国新闻官网 第二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5)原定于12月2日至13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由于与会国家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力度等多项议题立场不一
据了解,燃煤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是全球最大的污染源。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21年全球煤炭需求将增长4.5% ,其中亚洲占80% 。
刘俏认为,实现碳中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涉及碳排放权有效分配的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构建我国碳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削减碳节点行业的碳排放。
2021-09-22 10:20:03 国际能源网9月18日,武汉市政府官网发布《武汉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按照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全面摸清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底数,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
核能高效、清洁、安全,发展核电对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能源安全、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能源结构和缓解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
博天环境近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宁夏煤业集团(以下简称“宁煤”)宁东矿区矿井水及煤化工废水处理利用项目二阶段工程,在进水试车中顺利产出氯化钠、硫酸钠及杂盐,标志着这一设计指标达3000m3/h的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试车顺利打通全流程
报告称,随着越多越多国家加快立法和政策进程,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约有75%的排放总量有望被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纳入严格监管。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