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减 | 耗时 14 ms

北京:绿色出行碳减排量有望“兑奖

2019-12-06 13:28:43 新京报交通部门计划将市民绿色出行节省的排放量化,“兑换”公交票地铁票等奖励。

2019-12-06

我国加速推进碳减排:排放达峰行动将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2020-10-29 08:43:57 人民日报   作者: 记者 寇江泽  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推进碳减排工作的相关情况。

2020-10-29

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国际承诺

持续落实“十三五”强度下降目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

2019-11-28

倡导碳减排、交易资产、研发捕集 浙江对二氧化发起全面总攻

而有排需求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随时购买所需量。“相比于全国交易市场,乐清市‘普惠’市场有着交易门槛低的优势,允许企业和个人自主参与交易。”

2021-08-04

中国超额完成2020年碳减排目标,中和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中和: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排放量,实现二氧化“零排放”。

2021-06-17

西门子能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获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SBTi)核准

2021-04-23 08:36:22 中国能源网西门子能源制定的排目标日前已通过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SBTi)的审核。

2021-04-23

报告显示: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国际承诺

持续落实“十三五”强度下降目标,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排放强度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保持了持续下降。

2019-11-28

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携手推动产业链碳减

近日,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成功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中和合作体系,少整个采矿业和钢铁行业的排放。

2021-12-31

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携手推动产业链碳减

2021-11-05 09:54:20 中国冶金报近日,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成功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中和合作体系,少整个采矿业和钢铁行业的排放。

2021-11-05

抵消市场价格将在未来10年内增10倍,不能代替碳减

当然,由于多年来建立的自愿抵消市场上信用过剩,目前抵消的价格(即通过购买排项目发放的信用来补偿自己的排放量)仍然处于“不可持续的低水平”。

2021-06-24

生态环境部:中国已超额完成2020年碳减排目标

2021-06-07 09:37:39 @央视网快看6月4日消息,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消息,中国2020年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了18.8%,超额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而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2021-06-07

实验室的“绿色”发明将二氧化碳减少为有价值的燃料

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师HaoTian Wang开发的催化反应器以二氧化为原料,在最新的原型中,生产高纯度、高浓度的甲酸。

2019-09-25

2021年二氧化碳减排和资源化技术先锋论坛在大连成功召开

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先进高效的节能排工艺,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下大力气开发绿色低技术,降低排放强度。

2021-07-23

地方不应出台与国家碳减排交易政策相悖的地方保护政策

2021-11-26 12:44:55 生态环境部11月2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在发布会上回应近期河南商丘要求风电光伏指标归政府所有一事表示:项目业主参与温室气体排的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2021-11-26

我国提前完成碳减排2020年目标 多项可再生能源指标稳居全球第一

截至2019年底,我国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目标。

2020-10-29

京东绿色低成效显著 入选联合国机构报告

《企业中和路径图》提供了详细的实践案例和企业碳减排路线图设计。京东作为代表企业,绿色低的运营成效入选了本次报告。

2021-07-29

按下快进键

据了解,继中国提出2060年之前达到中和目标后,欧盟又把气候目标从与1990年相比少55%排放,提高至排60%,日本、韩国、英国等一些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2050年实现中和的目标。

2020-11-25

按下快进键

据了解,继中国提出2060年之前达到中和目标后,欧盟又把气候目标从与1990年相比少55%排放,提高至排60%,日本、韩国、英国等一些国家也相继提出了本国2050年实现中和的目标。

2020-11-24

《企业中和路径图》发布详解技术“中国智慧”

制定“中和”目标、实现公正的零未来是一项重要议题,需要各国各地区果断采取行动。报告强调,在零之路上,企业的参与至关重要。用数字化拉动低盘查和科学目标的设定是企业节能排的良好开端。

2021-08-06

刘世锦:不是少生产能力,更不是人为打乱供求秩序

不能“运动式”第一,不能“单打一”,而应该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坚持降碳、减污、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中国总体上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与发达国家有重要区别。

2021-09-2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