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交易 | 耗时 15 ms

生物质材料能为“双”做什么

2021-07-05 08:42:51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曹新 宋新山  实现“达峰、中和”的这场仗怎么打?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一个突破点。

2021-07-26

可再生能源增加 2018年欧盟排放同比降3.3%

欧盟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均由欧盟排放体系(ETS)监管,排放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市场,通过对二氧化排放收税以应对全球变暖。

2019-04-03

报告建议推动我国定价制度渐进完善

报告建议,要加快我国定价、市场和金融机制建设,推动我国定价制度渐进完善。报告提出,定价是实现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以火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开启全国市场。

2021-09-13

河北构建降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1年底,完成承德市林业固资源摸底调查,率先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开发固项目;开展钢铁行业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引导钢铁、焦化等行业购买降产品,实现降产品生态价值

2021-09-24

抵消市场价格将在未来10年内增10倍,不能代替减排

2021-06-24 09:13:40 国际能源小数据最新研究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净零排放目标,抵消企业排放的成本预计将在未来10年激增10倍,2030年价可能高达每吨二氧化50

2021-06-24

2019年德国排放总量降低至8.11亿吨

多万吨,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减少约35%。

2020-02-28

韩文科: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达峰、中和”的关键

笔者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发展到2030、2060年,实现“达峰、中和”的路径基本上是锁定的、可行的,而且信心十足。

2021-06-24

政策加码 重点行业减路径逐渐清晰

开市一个月来,全国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量达到702万吨,累计成额是3.55亿元。他透露,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推动《排放权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

2021-08-26

两会提到的达峰、中和意味着什么?怎么突然就火了

何谓“达峰”“中和”?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国际气候议题中,各国博弈与减排责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国在实现达峰、中和目标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前景如何?

2021-03-16

全国首单湿地汇贷 落地青岛胶州

,授信流动资金贷款1800万元,这标志着全国首单湿地汇贷在胶州市落地。

2021-09-08

中国市场行将落地 出手就是世界第一等

2021-07-12 14:49:46 市值观察7月7日高层会议决定,在试点基础上,于本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排放权市场上线。届时,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1.什么机制?

2021-07-13

柳钢集团发布达峰中和发展专项规划 要在2050年全面实现绿色低循环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见习记者沈冉)3 月31日,柳钢集团召开达峰中和发展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发布《柳钢集团达峰中和发展专项规划》并承诺:在2050年全面实现绿色低循环发展,能源利用效率和排放强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电池级酸锂均价突破50万元/吨 多家上市公司加速扩产酸锂产能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高需求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加速扩产酸锂产能。上涨原因:供应相对紧张及产业需求上升近期锂电池关键原材料酸锂现货价格的上涨引发投资者的关注。

2022-10-18

赋能生态加速减 施耐德电气打造减生态圈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9日讯(记者 李方)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减任务日益紧迫。8月18日,施耐德电气发布“减大师”计划,携手更多伙伴共同打造更广泛的减生态圈。  

2022-08-19

东莞市储能产业联盟成立,促进“达峰、中和”

联盟将建立储能产业服务平台,整合业内优势资源,推进储能产业的技术流与合作,促进全市储能产业的创新集聚发展,助力东莞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特色制造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

2022-12-15

二氧化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

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排放(以下简称强度)比上年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了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11-28

2020年度广东深圳排放履约工作顺利完成

据介绍,2020年度深圳市排放管控单位共687家,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已提与2020年实际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履行了2020

2021-08-12

“双”目标下燃气发电发展问题研究

高成本燃气机组在市场化中不占优势,利用小时数下降。由于我国目前开展的电力以中长期为主,而同质化的电量往往引起发电侧的价格“厮杀”,燃气机组在价格比拼中几乎没有优势。

2021-07-28

中和的“龙脉”:储能

2021-03-09 08:44:23 锦缎研究院“中和”既是近期全面热议话题之一,也是市场的C位主题之一。

2021-03-10

北京副市长:市场将与股票市场比肩

殷勇表示,为了在2030年实现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中和,就需要加快向绿色低生产生活方式转型,降低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排放强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建筑、绿色通等节能消费的方式

2020-12-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