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交易市场 | 耗时 19 ms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建零新工业体系

2021-03-10 09:46:47 远景科技集团全球主要经济体在本世纪中实现中和的共识和行动,不仅推动了能源革命,更将开启一工业革命。

2021-03-10

践行“双”愿景:上海如何“先人一步”?

对此,《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上海将制定全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排放达峰

2021-09-02

发布《实施方案》推动实现降目标 推进减污降协同增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日前,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柳州目标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如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十四五”单位GDP

酸锂价格的支撑点位在多少?

面对扑朔迷离的信息,酸锂真实的供求状况如何?在中下游预期极速转变下,酸锂价格还有多少下降空间?酸锂价格的支撑逻辑在哪?基于上述问题,高工锂电对锂矿、电池、电池回收等多个环节进行追踪。

山西祭出“稳优增上”四字诀 呼应达峰、中和

2021-01-20 09:43:1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新锁  能源大省山西推进能源革命,呼应达峰、中和。

2021-01-20

杭锅集团:积极谋变,助力达峰,迈向中和

2021-06-01 17:24:00 china5e继去年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实现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以下简称“30·60”目标)、去年12月提出排放强度、汇和新能源发展等几项应对气候变化的总量指标后

2021-06-02

达峰顺利完成,中和目标明确!

作为奥运之城的首都北京,静悄悄地,在2012年就达到了排放峰值年。评估显示,2013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到2015年,北京排放出现大幅下降,排放达峰目标已顺利完成。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2021-06-18

40年后,“中和”的世界什么样?

有人说人类会移居火星,有人说机器人将随处可见,这些命题目前为止来看尚且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将迎来一个“中和”的世界。“中和”意味着什么?

2021-02-25

脱欧将增加英国排放

2019-08-26 09:40:5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晋楠  英国、欧盟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贸的变化意味着,商品进口的距离将会更长。

2019-08-26

“双”背景下的氢能发展与应用——“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成功召开

本次研讨会为中心举办的“中和圆桌”系列研讨会(第三期)。研讨会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智库机构、科研院校专家和企业代表,专家们就氢能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流和讨论。

2022-08-10

陈学东:氢动力运输装备是通领域达峰中和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以线上方式做了主题演讲,他表示,氢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氢动力运输装备是通领域达峰中和的重要突破口。

2022-08-11

中和的“真”与“假”

笔者认为,分析和讨论中和,要分清石油作为燃料与作为原材料的差异性。对于石油而言,对其燃料功能的替代,于对原材料功能的替代。

2021-07-06

杨昆:推动实现“达峰、中和”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充分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持续深化电力建设。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运转、有效竞争的电力体系,出台灵活的电价政策。加快完善辅助服务机制,有序开展容量和输电权建设。

2021-06-24

不能只依靠自由 来解决排放和全球变暖问题

诺德豪斯则充分考虑了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技术变化以及调节等因素。主张政府灵活干预如果算上合著,《气候赌》并不是诺德豪斯的论著第一次与中国内地读者见面。

2019-08-30

国家能源集团启动达峰中和战略研究

,将共同研究国家能源集团引领能源煤炭电力行业达峰、中和的战略路径。

2020-12-21

江苏推进制造业低转型

国网启东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刘长胜说,项目自去年8月份建成以来,光伏发电量约810万千瓦时,为企业省下电费160余万元,预计年发清洁电量可达1770.56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排放量约17652吨。

2023-04-18

中和智慧之路!第二期排放管理人才培训开班!

今年3月,第九次会议强调“30·60”双目标,要把达峰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扎实做好达峰、中和各项工作。

2021-05-28

中和,未来四十年的财富大转移!

今年6月,我国将启动全球最大的,首批2225家电力行业企业将纳入到这个中,排放超标的企业必须到上去购买配额以满足政府要求。

2021-06-15

邹骥:打造实现中和的深圳范例

深圳具有创新优势,很多低技术在深圳研发,不仅用于深圳,可以用于全国全球

2020-12-08

上海通大学首发三大“系列指数”

2021-06-21 08:42:0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黄辛  上海通大学日前发布“系列指数”,即排放指数、目标指数、经济指数,助力“双”目标实现。

2021-06-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