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交易如何 | 耗时 19 ms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答记者问

《意见》与重点行业领域达峰实施方案相衔接,重点围绕工业、建筑、通等行业领域,提出电价、分布式电力、国土空间保障等支持政策,推动提升终端用能低化和电气化水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天津市与华为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共同助力“双”目标达成

当下,在“达峰”“中和”双战略引领下,在智慧城市荼建设中,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三轮驱动,新产业、新治理、新发展、新生态、新模式“5新”合力,人工智能、5G等技术快速发展,为天津更好更快实现

2021-07-30

电动车新国标驱动低绿色出行中的隐与忧

同时,果电动自行车整车重量过重,碰撞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将给对方造成严重的伤害。

2023-01-30

电力机构为难“独立”

建立独立规范运行的电力机构的难点在哪?又将实现?股份制改造意义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电力中心举行增资协议签约仪式,共引入10家投资者,新增股东持股占比30%。

2020-03-26

国轩“涉猎”酸锂

 据了解,国轩集团投资115亿元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简称“国轩宜春项目”)拟建设包括酸锂生产、锂电池配套材料等产业化项目,分两期建设。

2021-03-03

安永:承诺到2025年将排放减少40%

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安永一直致力于推进自身的“去化”进程。2020年和2021年,安永在全球实现中和及负排放目标,并承诺到2025年将排放减少40%,实现净零。

2022-01-04

绿色电力,开市!

9月7日,绿电试点正式启动,17个省份259家市场主体参与,首批共成近80亿千瓦时电量。什么是绿电?它和一般的电力不同?开展绿电,对中国实现“双”目标有作用?

2021-09-15

全球首个零产业园落地内蒙古

2021-10-13 08:46:44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李爱平  被外界称之为“煤炭大市”的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官方10月12日宣布,全球首个零产业园正式落地内蒙古

2021-10-13

重庆生活垃圾“减排”量持续增加

2021-08-26 13:27:57 重庆日报   作者: 崔曜  8月25日,从城市管理局获悉,重庆市生活垃圾“减排”量持续增加。

2021-08-27

北化中国工业中和研究院成立

2021-07-27 08:57:3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邹立娜  7月22至24日,“中国工业中和(石家庄)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

2021-07-27

达峰行动方案出台 新能源迎来重磅利好

日前,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21-10-27

谋划中和时代 打造光储充产业创新高地

2021-04-12 09:44:26 china5e随着中国、欧盟、日、韩先后宣布中和目标,全球已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零排放,绿色低发展基本形成全球共识。

2021-04-13

2022年生态环保重点划定 有序推动绿色低发展居首

生态环境部2022年将从六个重点领域入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中“有序推动绿色低发展”被放在首位。

2022-01-11

中和背景下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CCAPP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指出我国达峰、中和愿景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高度协同,应尽快构建新一代大气污染防治科学体系,精准感知、智能响应和靶向治理,从行动上推进三个协同,即空气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

2020-12-11

酸锂报价破13万 单月上涨超40%

受市场预期炒作、合约刺激、矿价调涨及需求端产能投产等因素影响,电池级酸锂价格开启跳涨模式。

2021-09-09

北京百万人参与绿色出行普惠 累计减排近10万吨

作为全国首个落地实施的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北京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用户已超3000万人,其中参与绿色出行普惠活动的用户突破100万人,累计减排量近10万吨……3月24日,北京市通委通报

2022-07-25

绿色低热起来 产业升级快起来

智慧农田、智慧水利加快建设;“东数西算”、绿色低工程热潮涌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接连开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从地方到企业,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各领域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2022-12-12

胡鞍钢:中国实现2030年前达峰目标及主要途径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实现达峰与中和的目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排放国,占世界能源排放总量比重的28.8%,对全球达峰与中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02-02

陈新华:中和的融资需求多少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新商业模式的构建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建立一种适应中和时代的全新经济增长模式。关键问题是:果连投资逻辑、盈利方式和商业模式都不清楚,谁敢去做这样的投资?

2021-06-23

以“降”为抓手 长春加快推动绿色转型

“十四五”期间,全市的公车、出租车、公务用车将实现新能源替代,积极推进长春-白城氢能走廊建设,打造国家绿色转型示范区。

2021-01-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