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碳交易如何 | 耗时 18 ms

全国首笔“京行e贷”投放地源热泵项目

近日,北京绿色所与北京银行合作完成全国首笔“京行e贷”落地,此次“京行e贷”业务贷款资金用于专项支持北投集团下属子公司——北京北投生态环境有限公司通州区北泡轻钢厂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工程项目建设

2023-09-21

浙江省属国企首笔排放权质押贷款落地浙能集团

浙能集团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转型,在抓好能源保供和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索“管理”之道,“点绿成金”迈出金融创新的坚实一步。

2021-11-03

光伏发电减少排放3.5亿吨/年!

当前,我国已形成了200GW左右的光伏系统产能,其产品每年发出的电力大约会减少3.5亿吨排放。

2021-10-22

新冠疫情与中国电力低转型

英国的防疫措施中明确要求任咳嗽或发烧在37.5度以下,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自行居家隔离至少7天。果在未来几周情况加重,将要求全家进行隔离,在7天后病情无缓解的应当拨打防疫热线,入院治疗。

2020-06-11

要实现2030年脱目标 欧盟需部署108GW电池储能系统

欧盟委员会能源总局表示,欧盟到2030年将需要部署装机容量为108GW电池储能系统才能实现其当前的脱计划。但是到2050年,由于可能部署氢储能设施,欧盟对电池储能系统的需求可能会减少到50GW左右。

2020-06-30

关于加快建立产品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厅(委)、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达峰中和工作的意见》,按照《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足迹管理水平

构建减污降精准治理体系

当前,协同推进减污降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

2021-12-31

构建减污降精准治理体系

,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源头未能全面识别,减污与降的决策措施及施策路径无法有效整合,法律、政策、财政金融、人员等基础性保障措施亟须加强,科学评价及反馈机制有待建设,部分地区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或“

2021-11-16

世界旅游组织报告指出 全球旅游排放持续增加

2019-12-10 08:34:57 经济日报   作者: 高伟东  世界旅游组织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旅游排放预计将从2016年的15.97亿吨增加至

2019-12-10

高纪凡:100%无电力能源体系 在中国已经得到实践

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全球行动起来共同构建100%的无电力能源体系。这次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在全球各个国家也在想,在疫情以后能够尽快的推动经济复苏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0-06-24

火电厂的排放怎么算出来的?来看生态环境部的回答

2021-01-07 14:55:58 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2019-2020年全国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

2021-01-08

​助推实现“双”目标的税收思考

我国积极发挥绿色税收作用,助力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低发展。在引导纳税人降,以低发展替代高发展上,各地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2021-08-31

钱智民、李俊峰、张雷做客央视《对话》:中和倒计时

另外确确实实果做了低能源新能源,从业者很愉悦,我先领先了,我是最大的新能源公司,可以看到未来发展方向。

2021-04-13

污水处理行业减排路径在哪?

本次论坛以“中和背景下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目前治水“标准高、能耗高、消耗高”的问题展开深入流,并提出我国低治水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和新路径。污水处理行业的排放有哪些?

2021-08-06

央行: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

减排支持工具对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不是‘做减法’。”

2021-12-31

央行: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

2021-10-18 08:41:37 人民网   作者: 黄盛  “减排支持工具对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

2021-10-19

乘“双”东风,以清洁供热助力中和,实现绿色发展新格局,双良节能在行动

峰会以“清洁供热中和,绿色发展新格局”为主题,探讨了双愿景下的全国供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07-23

聚焦 | 一图读懂中和

2020-12-10 08:38:01 人民网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

2020-12-11

大企业的“中和”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

其他公司,农业巨头嘉吉(Cargill)和服装公司列维施特劳斯(Levi Strauss),已经做出承诺,但仍在努力减排。

2021-03-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