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领域专家齐聚,共同研讨如何完善碳履约、碳普惠、碳中和的系统设计和实施路径,助推“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和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协同发展。会上透露,“碳汇通”平台将于8月正式上线运行。
左图为世界上最大的氢能制造厂——福岛氢能源研究基地,右图为东京都政府运营的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图片来源:日本政府网氢能源被视为脱碳社会的一张王牌。
对于“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赵英民称,生态环境部初步考虑将在继续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加快碳市场建设等方面积极地谋划。
围绕“双碳”背景下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趋势、机遇与挑战,如何融入全球绿色低碳变革的产业链、在基建全周期融入绿色理念等热点话题,嘉宾们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与其他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比,硬碳材料有何优势?我国硬碳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如何?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其次,“双碳”目标也是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同时也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生态环境部将以降碳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他表示,实现碳中和,深圳在这六方面已有措施:一是提高能效,二是电力系统深度低碳化,三是终端用能部门电气化,四是向低碳燃料转化,五是捕获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六是限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命题,通威集团敢于亮剑,显示出了不一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仅“率先交卷”,更有底气漂漂亮亮地考个满分!
2021-07-29 11:30:0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刘育英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波士顿咨询日前在北京发布《企业碳中和路径图》,报告调研了全球55家企业并介绍其在降碳减排方面的前沿举措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
该项技术可以捕获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同时助力“双碳”战略。李东介绍,从大的层面来讲,碳中和指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涉及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技术。
能源圈近日,中国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在做客《央广会客厅》时表示:“下一步,三峡集团将继续发挥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优势,筑牢大水电的基本盘,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力度和速度,力争于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