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发布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工信厅联通装函〔2024〕412号各省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开展工厂的业务解耦,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智能系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进行业务重构,形成标准化、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
2020-12-25 10:01:32 电能革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强调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风电光伏作为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双碳”目标下,风电驶入高潜力赛道阅读提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持下,风电顺势扬帆起航。
研讨会届时将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的专家解读当前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在全球能源革命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减免税收、优惠贷款、土地使用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工作部署
各有关部门,相关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打造广西人工智能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加快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域化的“人工智能
2019-08-26 15:54:23 储能100人原本趁着2018年市场行情井喷,打算在今年大干一场的中国储能商,突然发现,单是活下去就几乎用尽全力了。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202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商务主管部门、教育厅(教委、局)、
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12月5日主办的2019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储能分论坛上,多位专家与储能供应商共同交流讨论了对于国网退出电网侧储能投资与储能未来发展的看法,并在储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观点达成一致:
然而,中国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动力依旧强劲: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天然气和新能源汽车都见证了强劲的增长,凸显了中国加速低碳经济转型的决心。
然而, 三次提速的背后,一些问题却始终未能得解。其中两个问题在不久前还引发了社会关注,一是用户体验不好,二是盈利前景渺茫。当下,市场又迎来新一波入局者,他们的入局,能否解决积累的顽疾?
桂工信节能〔2024〕953号 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为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先进节能降碳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降低工业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
2020-12-03 11:28:00 能见Eknower 作者: 大飞 在中国提出“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后,曾经饱受争议的煤电加速退出路径逐渐明朗
2022年6月22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了《电力系统脱碳的关键路径-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趋势报告》(下称“报告”),从四种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出发,拆解其上下游产业链,细致呈现了不同环节的发展现状和市场结构
从制氢—运氢—加氢的产业链角度出发,对近中远期氢能产业链进行了成本分析,发现在近期和中期,制约氢气价格下降的瓶颈主要在于加氢站,而加氢站氢气成本下降的核心在于提升加氢量,摊薄成本。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革命,尤其在储能行业方面,能源产业转化与市场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以“双碳”战略为背景条件、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与储能行业开始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为山西如何更好地完成“双碳”目标,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出谋划策。 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之一,也是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8月18日,随县文昌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将为随县打造“负碳之都”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丕华作为该重点项目的市领导包保人,出席活动并宣布开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