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s Landing储能电站4500个电池架中的一部分来源:LG新能源1 LG储能电站事故频出这已经不是LG储能电站第一次发生事故。
然而,依靠政策驱动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也会因为政策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储能产业便是最好的例证。截至2019年12月底,行业对储能市场前景的乐观预估纷纷落空。储能产业纷纷经历高开低走,产业呈现曲折发展状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5〕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局
2021-05-20 10:33:04 国家电投 作者: 魏子淞 5月19日,以“零碳引领 无限锡望”为主题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无锡峰会在江苏举行。
6月8日,西子洁能与桐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以“国家30·60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为指引,围绕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开展更多深入合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目标的实现
导语:一旦储能技术得到突破,芯片技术就有可能应用于能源网络,能源行业亦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摩尔定律随着双碳目标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识,对于如何达成双碳目标,现在的讨论也逐渐从务虚和概念层面转向务实和技术层面。
在这一背景下,毕马威受发电集团 Drax 委托撰写了一份报告,研究了不同的收入稳定机制,这些机制可以用于开启对一些关键储能技术的投资,以帮助稳定电网,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碳中和时代背景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1-08-27 13:58:11 北极星储能网8月24日工信部在回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汽车产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提案》汽车碳排放约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的75%,其生产使用涉及钢铁
这份名为“净零之旅:开启安全、无碳电力系统的行动计划”的报告概述了设计和实施有助于促进长时储能的能源转型政策和监管框架的关键考虑因素和选项。
2021-08-27 09:23:11 中国能源网“现在,大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注点大多在于能源供给侧,对于如何提高能源消费侧的能效重视还不够。”
—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协鑫氢能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2021-07-30 08:13:26 中国能源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发展"窗口期"。
全球光伏、风电装机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450、140GW,复合增速分别达到30%、18%;目前新增新能源项目的储能渗透率在10%左右,在假设2025年达到45%的背景下,测算得储能在2025
2019-12-30 08:16:1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计红梅 杨裕生与物理储能相比,包括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在内的化学储能技术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未来将在整个能源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日前在相关行业论坛上指出,储能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安全、机制等问题,要客观看待,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和精心培育
2020-03-31 08:33:27 彭博新能源财经风光发电制氢成本不断下降,给经济活动中对于化石能源最为依赖的行业,例如钢铁、重型公路货运、海运和水泥等,提供了一条极具潜力的脱碳路径。
7月31日,央行公布《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公告,其中部分信息涉及到绿色金融。会议提出,2021年以来,央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其中,绿色金融体系加快发展。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