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吨根据预测,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完善一些能源科技创新制度,布局与碳中和相关的零碳、富碳类的技术发展,进一步倡导节能减排,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文件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2021-09-22 14:49:07 中国能源网一、活动背景优质的工业企业是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绝对动力,而园区的动力中心和工厂内部的动力车间也在为整个蓬勃的工业生命力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
10月15日,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再次迎来积极信号,工信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3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工信部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06-25 08:25:41 开源证券每一次能源的转换,都会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脱碳社会背景下,氢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选择。
—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协鑫氢能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2021-07-30 08:13:26 中国能源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行业转型升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发展"窗口期"。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氢能产业部分领域初具产业化条件。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成本的持续下降、机制的健全完善,氢能的发展必将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远光软件全资子公司远光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横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中凯受邀出席会议并做题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工作部署,加快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碳排放管理水平,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以下简称
在控制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发展共识,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净零排放等去碳化政策及目标,各国新能源行业的新变革和新机遇正不断涌现
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氢已被欧盟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尽管实现的过程还面临严峻挑战。宏伟目标 加速能源转型在气候中和的目标指引下,欧盟决定大力推动气候友好型氢能的发展。
日前,在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共同主办的2022年中德专家研讨会上,上海市政府参事余卓平以“双碳”目标下氢能产业发展机遇为主题,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提下,我国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2021年12月14日,中国上海)作为中国氢能20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上燃动力推出的“超越”系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曾覆盖上汽集团、上海大众汽车、中国一汽等众多厂商开发的各型燃料电池汽车及部分纯电动轿车
做为终极能源,氢能由于制取技术路线成熟、并且低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但氢能的利用存在很多瓶颈,制约其短期内难以以可以与石油抗衡的价格被消费端大面积利用,在巴黎协定约束下,各参与国制定的碳中和时间基本都在
继成立氢能事业部后,7月15日,联美控股(600167.SH)与上海长三角氢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集原创技术、场景应用、产业孵化和落地服务于一体的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平台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