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转化成为多种能源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当前,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通共识和一致行动,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2021-01-18 10:20:22 中国能源网近日,由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组织,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首个合作项目成果--"基于CO/O2双参量的锅炉智能燃烧控制技术与应用
赵英民在大会结束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希望与会各方在气候谈判中相向而行,力争在核心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推动大会取得成功。他指出,资金问题是影响本次气候变化大会进程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之一。
2021-03-08 09:18:42 中华工商时报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17份提案,其中多份提案围绕能源转型以及“3060碳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具体建议
2019-07-04 09:30:4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凤 7月1日,清华大学教授张强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机构合作者在《自然》发表论文称,未来,现有和拟建能源基础设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于全球变暖不超过
2021-05-11 14:27:40 消费日报网面对国家高质量发展和“碳中和”节能减排战略,绿色发展成为各个行业都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而对于新进入的企业则要根据减排要求和自身技术条件进行有偿分配,这样一来产生的不公平性也会使新进入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降低。
这一成绩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和天然气不断取代煤碳成为重要的发电来源。从地区来看,欧盟功不可没,减排达5%,德国更是达到8%,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中减排幅度最高的。
(通讯员:罗娟)为帮助企业人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助力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中心于10月21-22日在广西(柳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二楼路演厅举办了一期《IATF16949标准条款解析及条款最新注解》培训
除了主打的钢铁业务之外,浦项制铁集团还将对引领未来移动出行产业的二次电池材料和旨在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氢能源板块进行集中投资。
2019-10-10 09:44:00 国家电网报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两项领先世界的开创性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苏通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
国际能源署(IEA)在10月19日(周三)一份报告中公布最新预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在2022年增加3亿吨,达到338亿吨,增长量不到1%。
2021-06-10 08:22:38 创新人和竞成互信互助促成高质量合作,稳步前进引领新能源发展——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访谈从三峡大坝的应急备用电源开始,三峡集团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便结下了深厚渊源
2020-07-29 07:59:00 中国煤炭资源网近日,美国联合能源公司(Alliant Energy)宣布,计划到2040年完全脱离煤炭,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董进建议,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建立可再生能源与碳排放数据的可信认证协作机制,增强我国低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锂二氧化碳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7倍以上。此外,锂二氧化碳电池能够在输出电能的同时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碳酸盐和碳,因而具有储能和固碳的双重优势。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世界对各类能源的庞大需求。
8月13日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机遇,湖北省将打造一批近零碳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作为全国首个落地实施的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用户已超3000万人,其中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的用户突破100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10万吨……3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通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