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 08:28:11 中新网 作者: 郑小红 徐晓美 《中国绿色低碳城市评价研究报告》于29日在深圳开幕的2019绿色发展城市高峰论坛暨第七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发布
以最小成本实现清洁低碳转型成为业内的基本共识,但这一路径并非坦途,存量的功能如何转变,增量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蓬勃发展,新技术和跨界工具又能带给电力行业什么惊喜等话题都亟待探讨和实践。
2021-01-27 09:44:58 国家电网报1月21日,江苏电网碳结构电子沙盘完成省-地碳吸收功能验证,实时接入多源数据,具备省-地碳结构横向比对、纵向推演功能,实现碳排放实时多维度分析
2021-06-07 11:04:31 中国新闻网据悉,北京市正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碳达峰评估,并研究制订本市碳中和行动纲要。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11月4日,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亮相于第十三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CREC2021),向现场与会者展示了面向未来的智能光储系统,受到业界同仁的关注。
2021-08-10 09:42:49 中国能源网在2020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2021年要做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并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报告建议,要加快我国碳定价、碳市场和碳金融机制建设,推动我国碳定价制度渐进完善。报告提出,碳定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以火电行业为突破口,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
6月28日,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能源中国——中国未来五年:为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清洁低碳能源”国是论坛。多位来自政府、学界、业界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及代表出席论坛,针对上述问题答疑解惑。
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有关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
,并进行圆桌论坛,深入交流研讨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困境,分享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碰撞。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高在会上发言据介绍,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
2021-05-08 08:11:17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隆基股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近日在相关会议上表示,占全球能源版图70%的国家宣布将于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而在迈向碳中和的过程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
前言:“双碳”目标的现实需求,必然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化发展,而氢能可以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实现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和长周期的能源存储与多样化的终端利用。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而到2030年,采用电解制氢技术的氢储能系统不太可能成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储能产品。然而,报告作者明确指出,到2050年,深度脱碳主要取决于绿色氢气作为储能介质的可用性。
2020-12-09 12:38:35 中国能源网12月8日,随着启动手印的同时按下,以“赋能企业发展,筑梦零碳中国”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绿能企业学习在太仓港香江假日酒店宣告正式启动。
去年底,看到亲戚家的炭火盆换成了一个新炉子,一家人围炉吃饭、烤火看电视,屋子里干净又暖和。一打听,一个新炉子七八百元,有点舍不得。
人民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氢冶金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暨首届世界氢冶金技术交流大会上,与会嘉宾认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