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 07:52:30 光伏资讯近日【光伏资讯】微信公众号(PV-info)了解到,3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官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这也是首个央企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
12月25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6教室座无虚席,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期数字化管理师中级培训班在此举行了开班仪式。
我们将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上的工作部署,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抓工业、抓制造业上来,依托本地产业优势,推动资源要素聚集,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契合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
在放电过程中硬碳负极的膨胀收缩更加均匀,增加了其循环稳定性、充放电性能,并延长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扩大,对储能电池新材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2021-04-26 14:30:23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4月22日, 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签署4000兆瓦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复核结果的补充通告(桂科发〔2024〕319号)各有关单位: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
新能源汽车补贴转向充电基础设施推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在2019年的补贴政策中,续航里程小于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而其他车型的补贴幅度也大幅缩水,对车辆的技术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可再生能源替代,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4月12日,来自全国动力与储能电池全产业链的250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集聚江苏省溧阳市,在“先进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对接峰会”上,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形成了多方面新的共识。
Yole研报预计,应用于光伏发电及储能的碳化硅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3.14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7%。同时,光伏组件功率密度的持续提升,也对碳化硅器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让能源革命有了清晰明确的发展路线图,也给能源转型设定了总体时间表,能源结构转型需加速向前推进。作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的发展已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日益迫切的需求。
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
然而,技术创新仍将是储能突破发展瓶颈过程中的强大内驱力。电池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成本支出。电池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倍率的充放电循环,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电池寿命。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工作部署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振华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时下国内外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各国政府陆续推出的碳中和目标也将成为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储能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机制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广西工业节能降碳工艺、技术、装备(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通知 》(桂工信节能〔2024〕416 号),我厅委托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了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通讯员李宋娟报道摄影)一项科技创新,既能推动汽车产品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还能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这样的好事?
随着国家“3060”双碳战略顶层规划逐渐明晰,全球能源变革的大时代已经拉开序幕。赵为博士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工业园区的碳中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两个重要抓手。
根据协议,双方将紧密结合新能源发展趋势、山西省“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要求,在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朔州市“光+储联合技术创新应用中心”,加快晋北光伏发电基地与配套储能项目的一体化开发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