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最新认证报告,隆基采用自主研发的掺镓p型硅片制备的硅异质结电池(p-HJT)获得效率新突破:在掺镓p型全尺寸(M6,274.3cm²)单晶硅片上,隆基将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推高至
两家企业合作,不仅仅是硅料供需双方的合作,而是能够进一步打造“硅料+硅片+电池”一体化布局。据悉,通威除了是硅料行业龙头外,电池行业市占率为14%,排名行业第一。
(一)2022年全球硅片产业发展情况2022年硅片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底,全球硅片总产能约为664GW,同比增长60%,其中单晶硅片产能超过640GW,同比增长65%,产量约为381.1GW
硅片新军强势来袭从硅片端来看,由双良节能、上机数控、京运通、宝峰时尚、高景太阳能等企业组成的“硅片新军团”正强势来袭,包揽了年初至今的73%左右的销售长单。
在硅料产能不足及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由于硅片与硅料的长单锁定比较紧密,锁定率接近100%,硅片能够较好的传导价格,但再往下游的电池片与硅片的关系相对松散,行业集中度更低,产能上升较快,加之下游组件及终端电站的需求弹性较大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测算,截至2020年底,硅片企业产能为 205GW,预计2021年将扩产至310GW,同比增长51%。由此,预期未来硅片行业的竞争将加剧。
逾60 GW的硅片产能,意味着隆基股份已超越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成为全球最大硅片制造商。保利协鑫能源隶属于协鑫集团,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硅片年产能为35 GW。
光伏行业发展与半导体行业类似,符合“摩尔定律”,其核心是降低成本,将硅片尺寸做大也将极大的降低光伏行业的制造成本。不断增大的硅片尺寸对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有多少助推作用?与之相关的供应链产线如何适应?
2021-05-26 09:03:40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5月25日,隆基股份公布6月硅片价格,M10、M6、G1全面上涨。
事实上,2019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1.7%,电池片上半年出口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出口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超100%,电池与组件实现出口额和出口量的“双增长”。
对于增长的原因,行业人士认为,主要由于我国光伏制造规模稳步提升,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主要制造环节产量增长明显,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不断提高。
即将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19年版)》中硅片环节共包含11个指标,由于单晶、多晶切片环节已全面普及金刚线切割,我们删减了“金刚线切片占比”指标;同时考虑到硅片大尺寸化的发展趋势新增了“不同尺寸硅片市场占比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