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光伏电站EPC商坦言。自7月以来,由上游多晶硅供需失衡而引发的产业链涨价风波,着实给原本摩拳擦掌的开发商和EPC企业带来了一记重拳。不过从8月底至今,狂奔向上的光伏价格逐渐“冷静”。
BIPV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光伏发展最为理想的应用场景之一,可在不影响原有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让光伏发电和用电需求无缝对接。
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小高地崛起为了实现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我市依托全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规模荒漠化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制造产业,在东川工业园区,聚集着亚洲硅业、黄河水电新能源、阳光能源、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
在全球光伏晶硅路线成为主流的八年中,美国的晶硅光伏几乎全军覆没,而FirstSolar作为薄膜光伏却一枝独秀,不能不说SolarWorld为了双反拼到了破产,中国晶硅产品对美出口下降到“0”,唯有FirstSolar
2021-06-29 18:04:00 中国能源网6月29日上午8时28分,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双良节能”,股票代码600481)双良硅材料研发中心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成功出炉,标志着双良硅材料大尺寸硅片试产成功
天合光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晶科科技、中环股份等光伏头部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总体而言,以硅片、电池、组件为主业的公司已经彻底摆脱疫情影响,第二季度的光伏制造供应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但下游
报道称,牛津光伏太阳能公司称,通过给电池板涂上一薄层被称为钙钛矿的晶体材料,他们将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较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板提高近1/3。
宣布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2月28日,保利协鑫能源发布公告称,拟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投资建设30万吨颗粒硅的研发及生产项目。
平价上网激发了产业链各端创新研发的活力,在2019年新增产能中,PERC高效技术逐步取代传统常规电池成为主流,与此同时,异质结、半片、多主栅、Topcon、N型双面等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避免了单一技术价格战的局面
日前,深耕于四川、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和邦生物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武骏光能拟与佟兴雪、海南仁爱、天津昊鼎共同投资设立安徽阜兴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10GW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投资总额30亿元
继前两年推出158mm硅片、166mm硅片后,今年6月,隆基股份又发布了最新联合倡导的行业标准M10对应的Hi-MO5组件新产品。
挪威科技大学(NTNU)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使用半导体纳米线材料制造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如将其用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这一方法有望以低成本将当今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一倍。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